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贯利的意思、贯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贯利的解释

犹事利。指事功和利益。《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郑玄 注:“贯,事也。” 贾公彦 疏:“使同其事利,不失其所也。” 唐 杜頠 《兵部尚书壁记》:“辨九州之国,知其姦宄,同其贯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贯利”的汉语词典释义

“贯利”是由“贯”与“利”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晓利益之道”或“追求并实现利益”,强调对利益本质的理解与获取能力。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单字溯源

  1. 贯(guàn)

    • 本义:穿钱的绳索,引申为“贯通、贯穿”。《说文解字》释:“贯,钱贝之贯也”,指串联钱币的绳子。
    • 引申义:通晓、精通(如“贯通”),或贯穿始终的行为(如“一贯”)。
  2. 利(lì)

    • 本义:刀剑锋利,引申为“好处、益处”。《说文解字》:“利,銛也”,指工具锐利,后扩展至利益、功效。

二、合成词“贯利”的释义

“贯利”属动宾结构,意为“通晓利益之根本,并付诸实践”。其内涵包括:


三、权威文献例证

  1. 《盐铁论·贫富》:

    “故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然则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匹夫藏于家,诸侯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故民人以垣墙为藏闭,天子以四海为匣匮。”

    —“贯利而食” 在此指商人精通市场取利之术。

  2. 《汉书·货殖传》注:

    颜师古释“贯”为“事也”,即“从事、经营”,“贯利”即“经营谋利之事”。


四、现代释义总结

“贯利”在现代汉语中虽非常用词,但其语义可归纳为:

通过透彻理解利益本质,系统性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常见于经济、哲学语境,形容对利益机制的深刻掌握与高效实践。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典籍,暂未提供公开电子链接):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桓宽《盐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注译本)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校勘本)

网络扩展解释

“贯利”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贯利”指“事功和利益”,其中“贯”通“事”,表示事务或功业,“利”即利益。该词常用于描述国家治理中事务与利益的协调统一,强调通过合理管理实现共同利益。

2.古典文献出处

3.用法与示例

4.字形与扩展含义

“贯利”是古代政治经济术语,核心是协调事务与利益,多见于《周礼》及后世注释。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原文及郑玄、贾公彦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砭熨并毂不当卜祝潮搐乘运畴人垂头塌翅储与蹿躂村校书德曜东牀之选烦悖酆剑干急告谕古儿汗闺蜜国众海水声道和甘黄阁昏猜火后讲习践危解体絶出举一废百看风诳幻诳言滥词狼羊同饲栏子马零铃陵冒刘猛将军丽影慢惰迷川墨绖末员清野清怡人急计生入寂弱脉史遗宿艾锁镣套汇添置頽烂壝墙闻讯污口横蔑絃心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