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屯候的意思、屯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屯候的解释

(1).犹斥候,哨兵。《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昼夜兼行,至 羽 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

(2).指放哨。 宋 曾巩 《卫尉卿制》:“周庐屯候之士,武库弓鎧之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屯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多见于古代军事和历史文献中,其核心含义如下:

  1. 词义解析:

    • 屯: 本义指聚集、储存,引申为驻扎、驻守军队。在军事语境中,“屯”常指军队驻扎的营垒或据点。
    • 候: 本义指守望、侦察,引申为哨兵、侦察兵、斥候,也指用于侦察瞭望的哨所、岗亭。
    • 屯候: 结合两者,“屯候”主要指军队驻扎时设置的用于警戒、侦察的哨所或岗哨。它既是执行侦察、警戒任务的士兵(斥候)所在的岗位,也是他们驻守的据点本身。其核心功能是监视敌情、预警、传递信号。
  2. 历史背景与功能:

    • “屯候”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或行军宿营时设置。
    • 它们通常设置在视野开阔、便于观察的高地或关键路口。
    • 屯候中的士兵(斥候、候吏)负责观察敌军的动向、规模,侦察地形,发现异常情况(如敌军接近、烽烟信号)时,需迅速将情报传递回主营或上级指挥机构。
    • 在长城等大型防御工事体系中,沿线的烽燧、亭障等设施,其功能就类似于“屯候”,构成预警网络。
  3. 特点

    • 军事性: 纯军事术语,与战争、边防、警戒直接相关。
    • 警戒性: 核心目的是警戒、侦察、预警。
    • 前哨性: 通常位于主力的前方或侧翼,是防御或行军阵型的最外围警戒点。
    • 据点性: 既是岗位,也是士兵驻守的小型据点(可能非常简陋)。
  4. 现代使用:

    • “屯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属于典型的文言词汇。其含义主要体现在对古代军事、历史文献的解读中。现代描述类似职能或地点,多用“哨所”、“岗哨”、“观察哨”、“侦察兵”、“斥候”等词。

权威典籍参考(因该词属古语,主要见于古籍,无法提供现代在线词典链接):

“屯候”指古代军队驻扎时为执行警戒、侦察任务而设置的前沿哨所或岗哨,是军事防御和预警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它体现了古代军事活动中对情报获取和外围警戒的高度重视。该词属于历史军事术语,现代已不常用。

网络扩展解释

“屯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指斥候或哨兵
    指古代军队中负责侦察、警戒的士兵。例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记载:“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

  2. 指放哨的行为
    表示执行警戒任务的动作。如宋代曾巩《卫尉卿制》提到:“周庐屯候之士,武库弓铠之器。”

二、词源与用法

三、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历史军事术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讨古代军事制度,可参考《三国志》《宋史》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闇騃板行标下避次笔翰如流采石槽子长悠查字法搊瘦弹违躭饮大制调补丁坑二十四韵蕃兵仿效关涉贺忱鹤禁护身龙健犊江南海北郊陬旧闾客邮劳动节老年人廉姜里魁鲈乡亭卖恩勉谕鸟聚鸟章女婿瓯檥配墬漂沦平民文学平市酺会饪鼎沙包肚擅兵少停牲号神兽门世霸时顷食职算结讨价特奇天人三策铁胎物贡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