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鸟章的意思、鸟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鸟章的解释

(1).鸟形图饰。《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 郑玄 笺:“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 刘逵 注:“鸟章,染丝织鸟,画为文章,置於旌旗也。”《说郛》卷三引 唐 胡璩 《谭宾录》:“ 东蛮王 入朝, 颜师古 奏:昔 武王 时远国归款, 周 史集为《王会篇》,今卉服鸟章,备集蛮邸,请图其事,以貽於后。”

(2).借指少数民族。 唐 吕温 《皇帝亲庶政颂》:“鸟章之长,帷髻之君。会朝明廷,其从如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鸟章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核心义项,均源自古代舆服制度与军事文化:


一、古代官服上的鸟形纹饰(标识官职等级)

指绣绘于官员礼服上的鸟类图案,属周代确立的“十二章纹”制度之一。

出处:

《周礼·春官·司服》记载帝王及百官礼服“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其中“鸟章”为象征文德的纹饰之一,不同鸟类对应不同官职(如翟雉、鹫鹰等)。

文化内涵:

鸟类纹饰象征官员的德行与职能,如雉鸟代表耿介,鹰隼象征威猛,体现“以禽明官”的礼制思想。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著)。


二、军事旗帜上的鸟形标志(代指军旗或将领)

指绣有隼、鹰等猛禽图案的军旗,用于标识军队或统帅身份。

出处:

《宋史·舆服志》载:“鹘衔绶带旗,谓之‘鹘旗’……即古‘鸟章’之遗制。”

引申义:

“鸟章”可代指持旗的将领或军队,如《文选·潘岳〈关中诗〉》“鸟章之将”即指统帅。

参考来源: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军事制度史·军事装备卷》(刘昭祥主编)。


学术说明:

“鸟章”的释义需严格区分“服饰纹样”与“旗帜标志”两种语境,二者均属古代等级制度的视觉符号。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多见于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鸟章”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鸟形图饰

指以鸟类形象或纹样为装饰的图案,常见于古代织物、旌旗或服饰中。例如:

二、借指少数民族

古代文献中常用“鸟章”代指边疆或异域的少数民族,尤其指其首领。例如: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文选》等古籍或汉典网()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尺竿拜礼摒絶常祭城市类型创垂出适祠坛戴肩答腊大冥點子豆茎范像俯瞷改辙更张拱押诡诓垝垣孤亩红桐觜浑蛋将离畸躬军帅夸末量抹两头白面利害离坚白娄宿録奏明燥内纤蹑电披哆评点本乾食樵海乞归养汽门勤身求丐烧胡了洗脸水设都世调诗疏实证双眼皮束脩死生荣辱司味踢串梯桄委仰武昭香门小来谢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