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身心的意思、身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身心的解释

(1) [body and mind]∶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mind]∶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integrity;moral character]∶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详细解释

(1).身体和精神。 唐 翁洮 《夏》诗:“身心已在喧闐处,惟羡 沧浪 把钓翁。” 元 张养浩 《水仙子》曲:“山隐隐烟霞润,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我热爱劳动,锻炼身心。”

(2).心思;精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难覩 鶯鶯 面,更有甚身心,书幃里做功课!”《金6*6*梅词话》第八回:“只觉得神思不安,身心恍惚。”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 周大勇 ﹞身心沉浸在一种庄严的向往中。”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身心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身心”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包含“身体”与“心理/精神”的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身心”指个体的身体(生理)与心理(精神)两个维度的整体状态。其核心在于强调人的健康需同时关注肉体机能与精神活动,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二、分项解析

  1. 身体层面(“身”)
    指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包括无疾病、器官功能完善、体力充沛等。例如:

    • 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可增强身体素质;
    • 良好的睡眠帮助身体恢复。
  2. 心理层面(“心”)
    涵盖情绪、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如:

    • 情绪稳定,能应对压力;
    • 具备积极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指出,心理健康需“适应环境并发展潜能”。

三、维护方法

四、文化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沈从文《八骏图》,例句“因为他自以为是个身心健康的人”。古籍如清代刘开《问说》也用“身心性命”强调身体与精神对生命的重要性。

五、延伸意义

“身心”还可指品德修养(如“身心正直”)或专注状态(如“身心投入工作”)。现代社会常通过“身心灵”概念,探讨身体、心理与精神三者的互动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维护方法或文化典故,可参考相关健康指南或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身心

身心是一个词汇,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身体包括肉体、五官、四肢等物质方面的存在,而心理则指的是内心、思想、情感等精神方面的存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身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身体,下面是四个手边,表示四肢。心字的上面是一横,表示心脏,下面是三点,表示人的胆量。身字的部首是自身,心字的部首是心。

来源

身字最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心字最早出现于金文。由于人的身体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将这两个字合起来形成了“身心”一词。

繁体

繁体字中,在“身”字的上部多了一个“肉”字,表示身体的肉体部分。在“心”字的下部多了一个“忄”字,表示内心的思想感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身字的上半部分是“自”,下半部分是“从”,形似自己在四方中行走的样子。心字的上半部分是“忄”,下半部分是“内”,形似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例句

1. 身心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2. 好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 3. 工作压力过大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组词

身体、心理、身心健康、身心疲惫、身心调节、身心舒展等。

近义词

身心可以和心身、精神结合起来使用,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意思。

反义词

身心的反义词没有一个精确的对应词汇,但可以用到思想与物质、内在与外在等概念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