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审察询问。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下土寃民,能至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问者,不过百一。” 宋 罗烨 《醉翁谈录·断人冒称进士》:“卖卦秀才,文理全乖;冒称进士,且请喫柴。再三省问,道理胡来!”
(2).探望;问候。《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暑月,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 公义 设榻,昼夜处其间,以秩禄具医药,身自省问。”《红楼梦》第八四回:“过了几日,有几个老公走来,带着东西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问勤劳,俱有赏赐,把物件银两一一交代清楚。”
省问(xǐng wè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动词短语,其核心含义为探望问候(尊长),强调对长辈或尊敬之人的关切与礼节性拜访。以下从词典角度分层解析其详细含义与用法:
探望问候
指亲自前往看望并询问对方(尤指长辈、尊者)的健康起居状况,体现尊敬与关怀。
例:白居易《与元九书》:"又自经丧乱,……无由省问亲朋。"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审察询问(古义延伸)
在部分文献中引申为通过察访、询问以了解实情,带有调查之意,但此用法较少见。
例:《金史·章宗纪》:"诏御史台令史并以终场举人省问。"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
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礼节性探望(如省问父母、省问师长),罕用于平辈或日常问候。
蕴含敬意与关切,区别于一般性"拜访",更侧重对对方状况的关怀与问候。
属书面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仿古表达。
现代汉语中,"省问"一词虽不常用,但其精神内涵仍存于以下表达: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注:"晨省"即清晨省问父母安康,为"省问"的礼制渊源)
来源:《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省问"是承载传统礼制的书面词汇,以"礼节性探望尊长并问候其安康" 为本质含义,强调尊敬与关怀的双重情感。其使用需符合对象与语境要求,现代汉语中可依场景选用"探视""探望"等替代词,但古雅色彩减弱。
“省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审察询问
指对事物或情况进行详细审查和询问。例如《潜夫论·述赦》提到:“下土寃民,能至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问者,不过百一。”
这一用法强调通过细致观察和询问来了解真相。
探望、问候
表示对亲友的关怀与慰问。如《资治通鉴》记载隋朝官员辛公义亲自探视病人,“身自省问”,体现关怀之意。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正式场合,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需注意读音可能因方言或历史演变存在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卬首信眉包产到户兵术财赀辰精扯线宫戏虫鸟垂危慈念岱岳岱云单线铁路倒杖调鹄阿时趋俗遏隐犯分防缉凡庶番字佛头石割股疗亲各琅琅攻靡乖疎故侯瓜河东性合矩合情滑嵇鉴世教招节孝径急居轴处中康熙字典控御老罴当道连案连枝比翼流僈露地络驿马耳蒙揜末春弄鬼轻猾庆殃穷服绒绳山鸣谷应石潭四韵诗太平车提刀文君酒五经魁响杨狎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