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深根固柢 ”。《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於中夏鼎沸,九域槃亙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晋书·文苑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深根固本”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ēn gēn gù běn,注音为ㄕㄣ ㄍㄣ ㄍㄨˋ ㄅㄣˇ。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使根基深固而不可动摇,强调稳固基础的重要性。常与“深根固柢”同义,多用于比喻事物或政权的基础牢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
深根固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事物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拆分部首和笔画:成语《深根固本》由“水”和“木”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水”部表示水的意思,而“木”部则表示木材或树木的意思。根据笔画顺序,“水”部共3画,“木”部共4画。
来源:《深根固本》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生产。在农民种田的过程中,他们深耕细作,培育庄稼的根系,使其扎根于土地深处。只有在扎根牢固的情况下,庄稼才能得到充分的养分,生长茁壮。这个概念逐渐引申为其他事物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繁体写法:深根固本(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深根固本(古汉字写法)
例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深根固本,注重内外部的资源整合和经营管理。
组词:深化、深恶痛绝、根深蒂固、基本、根基、本质、固定、巩固
近义词:根深蒂固、久经沙场、牢固
反义词:浮光掠影、泡影、昙花一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