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申甫的意思、申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申甫的解釋

(1). 周 代名臣 申伯 和 仲山甫 的并稱。《詩·大雅·崧高》:“維 申 及 甫 ,維 周 之翰。”

(2).借指賢能的輔佐之臣。《梁書·元帝紀》:“大國有蕃, 申 甫 惟翰。” 唐 元稹 《贈烏重胤父承玭等诰》:“載誕 頗 牧 ,降生 申 甫 。” 清 曾國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銘》:“ 文宗 震悼,手詔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終,尚冀其忠靈不昧,他年生 申 甫 以佐予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申甫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曆史人物、文學象征等角度解析:

一、周代賢臣的代稱

“申甫”原指周宣王時期的兩位重臣申伯與仲山甫(簡稱“甫”)的合稱。據《詩經·大雅·崧高》記載,申伯為周宣王舅父,受封于謝地,輔佐王室安定南方;仲山甫則因德行出衆,被贊為“柔嘉維則”,主管政令頒布。後世文人常用“申甫”比喻輔國良臣,如唐代柳宗元《武功縣丞廳壁記》中“申甫之材,立于卑位”,即借古喻今。

二、明代抗清将領

明代崇祯年間将領申甫,曾任都司,據《明史·忠義傳》載,其在崇祯二年(1629年)北京保衛戰中率火器營抵禦清軍,終因寡不敵衆殉國。這一曆史形象強化了“申甫”一詞的忠勇内涵。

三、其他文化引申

  1. 地名:河南南陽在周代屬申伯封地,古稱“申”;山東費縣在漢代設“甫縣”,二者合稱“申甫”偶見于地方志。
  2. 複姓淵源:清代學者張澍《姓氏尋源》提及“申甫氏”為罕見複姓,源自申、甫兩地名組合。

以上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對曆史語料的考據,以及《詩經》《明史》等典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申甫”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分析如下:

一、曆史人物并稱

  1. 指周代名臣申伯與仲山甫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其中“申”為申伯,“甫”為仲山甫,兩人均為周宣王時期的賢臣,共同輔佐周室。
    曆史背景:申伯是周宣王之舅,受封于謝地;仲山甫則因直言進谏著稱,兩人被後世視為輔國重臣的典範。

  2. 引申為賢臣代稱
    自《詩經》後,“申甫”逐漸成為賢能輔臣的象征。例如《梁書》載“大國有蕃,申甫惟翰”,唐代元稹的诰文也以“申甫”類比良臣。清代曾國藩更在碑銘中引用皇帝诏書“他年生申甫以佐予”,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象征意義。

二、其他釋義辨析

部分來源(如)提到“申”指申請、“甫”指初始,引申為“莊重得體的言行”,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或主流辭書,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建議優先采用曆史人物相關釋義。


注:若需查閱文獻原文,可參考《詩經》《梁書》等典籍,或訪問(查字典)、(滬江詞典)獲取詳細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平絶倒扮相貝币備預并世無兩波俏創作家媰婦祠室叢棘攢宮代數學基本定理丹鬉大掃除電碼谛信芳花公函公孫大娘貴種海選活靶戒禁積非習貫鏡畫警誡精餾進侵蠲赦礫岩馬列主義毛羽鱗鬣煤球爐眉雪麪鋪苗嗣明石魔焰齧折女和尚片時僻事啓戶輕浮勸懲人琴兩亡三下五除二商店扇翣食封食國睡卧不甯束牛腰束雪量珠夙宵透現脫換五奴舞台藝術諧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