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仓鹒的意思、仓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仓鹒的解释

见“ 仓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仓鹒是汉语中“仓庚”的异体写法,指代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黄鹂鸟。该词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离黄也”,即羽毛黄黑相间的候鸟。现代《汉语大词典》标注其学名为Oriolus chinensis,属于雀形目黄鹂科,具有金黄色的羽毛和婉转的鸣叫声。

古代农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仓鹒“仲春之月,桃始华,仓庚鸣”,被列为二十四节气中惊蛰三候的物候标志。宋代陆佃《埤雅》描述其“色黄而翅玄,应阳变之候”,指出该鸟因随季节迁徙的特性成为古人观测物候的重要依据。现代动物学研究显示,黄鹂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以昆虫和浆果为食。

根据《中国鸟类志》记载,仓鹒作为文学意象在唐宋诗词中高频出现,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即指此物种。其名称演变反映了汉字通假现象,“庚”与“鹒”在古音中同属见母阳部,存在声韵相通的语言学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仓鹒”是“仓庚”的异写形式,指代黄莺(即黄鹂),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鸟类名称。具体解析如下:

  1. 词义与别称
    “仓鹒”是“仓庚”的另一种写法,源自《诗经·豳风·东山》中的“仓庚于飞,熠耀其羽”。黄莺在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为“黧黄”“黄鸟”,现代多称“黄鹂”或“黄莺”。

  2. 文学与历史用例

    • 《禽经》记载:“仓鹒,黧黄、黄鸟也”,张华注:“今谓之黄鹂,黄莺是也。”
    • 晋代陶潜《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以黄莺的鸣叫表达离别时序变迁。
    • 清代王韬《淞滨琐话》中“仓庚羹”的典故,则与古代食疗风俗相关。
  3. 现代使用与演变
    现代汉语中“仓鹒”已较少使用,多保留于古籍或文学引用中,而“黄莺”“黄鹂”成为更通用的名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代诗文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昂仰本道砭灸兵籍邠王财贝称愿重数除恶务本纯经验等头东郭履发高烧烦或肥白福田巩殿攻势浩荡恨悔黄石书煎聒假推诫防借筯胫然晋王娟媚考妣快板岚峰连珠营礼拜寺李小龙面无人色蜜香沐泳拈撮逆胡濮议青駹马琼娥丘冢人物烧灼感盛聘沈流时丰失衡市俗守瘗水火炉瞬息千变松纹锞镗锣提刀弄斧外债午节宪祖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