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折博的意思、折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折博的解释

谓以金银折换实物,或物与物相折换。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客旅无见钱买茶,许以金银诸货折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折博”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以物易物或折算钱物的交易方式。《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为“以财物折换、博取所需”,具体可从字义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折”本义为折断,引申为折算、折合;“博”指广泛交换或谋取。二字组合后,“折”侧重物质价值的转换,“博”强调交易行为的广泛性,整体指代古代以物抵钱价交换的经济行为。

  2. 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宋元文献,例如《宋史·食货志》载“民间折博务,以粟帛易盐茶”,指百姓用粮食布匹换取盐茶等生活物资。明代《宛署杂记》亦提到“折博官俸,以绢代银”,反映当时官员俸禄的折算制度。

现代汉语中,“折博”一词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经济史时仍具参考价值。其衍生含义可引申为“通过交换实现资源再分配”,例如当代学者研究货币史时,会将古代“折博制度”与市场经济中的期货交易进行类比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折博”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区分:

一、经济交易含义(主流解释)

指以金银或其他货物进行折价交换的贸易形式,常见于宋代经济文献。例如:

  1. 核心定义:用金银兑换实物,或不同货物之间的互换交易。宋代为促进商业流通,允许客商在缺乏现钱时以此方式完成交易。
  2. 历史实例:苏辙在《论蜀茶五害状》提到“客旅无见钱买茶,许以金银诸货折博”,反映当时茶叶贸易中金银与货物互换的普遍性。

二、文艺活动含义(学术争议)

部分现代研究提出,宋代“折博”可能指一种以诗词朗诵、角色对弈为主的文学游戏,类似折子戏。但此说法尚未见于权威古籍,需谨慎考证。


建议:若用于历史或文学研究,建议优先参考《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原始文献,或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经济角度的解释史料支撑更充分。

别人正在浏览...

败化伤风白云謡冰惕豳人成道彻县赤道坐标系耻心春幡胜楚酸赐临麤秽丹厓大彭大姒的稿貂尾扇动事搤腕放蔑方先生翻刻飞产脯羞乖沴和雇踝体扈衞贾诚饯岁京周金爵钗进舍闚观捩舵丽妃蒙士命事铭心镂骨腻云偏忮青崦琼树器食然疑颯然山茗韶虞沙瓶双方水信食官令蒐慝宿分宿狱推沟五水蛮相司熙冰稀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