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衿为儒者所服,因以借指文人学士。 明 王世贞 《孙郎行·赠云梦山人斯亿》:“衿裾潦倒颇自厌,瓦砾往往从人憎。”
(2).像衿裾之于衣服一样地扼其要,概其全。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始见 于鳞 选 明 诗,余谓如此何以鼓吹 唐 音。及见 唐 诗,谓何以衿裾古《选》。及见古《选》,谓何以箕裘《风》《雅》。”
“衿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借指文人学士
因“青衿”是古代儒者的服饰,故以“衿裾”代指读书人或学者。例如明代王世贞《孙郎行·赠云梦山人斯亿》中“衿裾潦倒颇自厌”一句,即以“衿裾”形容文人境遇。
比喻扼要概括
引申为像衣襟和衣裾对衣服的作用一样,代指抓住核心或整体。王世贞《艺苑卮言》中提到“衿裾古《选》”,即用此意,强调对古代诗选的精要提炼。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或诗词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
衿裾,是一个汉字词,指的是衣领和衣摆。以下是衿裾的具体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衿裾的部首分别是衤和月,衿裾共有17个笔画。
来源:衿裾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据研究推测,衿裾的字形与古代衣物的形状有关,衿代表衣领,裾代表衣摆,合在一起形成了衿裾的字形。
繁体:繁体字形为「襟裾」,襟指的是紧贴胸前的衣襟。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写衿裾时可能会有一些变体写法,但整体字形相似,如衾裼、衽襪。
例句:她整理好了衣裳的衿裾。
组词:衿口、夹衿、衣裳裾边。
近义词:领口、衣襟。
反义词:衣袖、衣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