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杓秉的意思、杓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杓秉的解释

犹把柄。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繆説兹起,世有妄人,憙云读书不求甚解,故不得以余説为杓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杓秉”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构成它的两个汉字“杓”和“秉”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 “杓”的含义

  1. 本义: 指勺子、瓢一类的舀取液体或粉末的器具。读作sháo。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杓,枓柄也。” 段玉裁注:“枓柄者,勺柄也。勺谓之枓,勺之柄谓之杓。” 意指杓是勺子的柄。现代常用义指勺子本身。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释义“杓 (sháo)”为“同‘勺’。舀东西的用具。”
  2. 引申义/天文义: 特指北斗七星斗柄部分的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读作biāo。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北斗柄亦曰杓。” 古人观北斗星象,用斗柄(杓)的指向来辨别时节。
    • 来源参考: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杓携龙角。” 司马贞索隐:“杓,北斗柄也。”

二、 “秉”的含义

  1. 本义: 手持、握着(禾束)。读作bǐng。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秉,禾束也。从又持禾。” 本义是手持一把禾稻,引申为“拿着”、“持”。
  2. 引申义:
    • 掌握、主持、执掌: 如“秉政”、“秉公”。
    • 保持、坚持: 如“秉持”。
    • 遵循、依据: 如“秉性”(本性,遵循的天性)。
    • 古代容量单位: 一秉等于十六斛。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对“秉”的释义详尽,核心围绕“持握”及其引申的掌控、坚持等义。

三、 “杓秉”的含义 “杓秉”一词并非现代常用词汇,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结合两字本义和引申义,可理解为:

  1. 手持勺柄: 这是最直接的字面意思,指拿着勺子的柄(杓 sháo)进行操作。
  2. 执掌权柄/掌握关键: 这是更核心的引申义和象征义。
    • 源于“杓 (biāo)”指北斗之柄。北斗在古代天文学和星占学中地位崇高,被视为天帝的车驾(帝车),其斗柄(杓)的转动被认为指示着天时的变化,具有指引方向、掌控时节的象征意义。
    • “秉”意为执掌、主持。
    • 因此,“杓秉”常用来比喻掌握关键、执掌权柄、主持大局,如同掌握着北斗之柄那样掌控着重要的枢纽或权力。
    • 来源参考: 此引申义在古籍中有所体现,如某些诗文或史籍中用来形容位高权重者掌握中枢权力。其象征意义在《史记·天官书》等天文文献对北斗(杓)重要性的描述中可找到文化背景支撑。
    • 来源参考: 部分大型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在“杓”字条下,会提及“杓”通“柄”,并引《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等,虽未直接列出“杓秉”词条,但为理解其象征义提供了依据。

“杓秉”一词的核心含义在于执掌、掌握关键性的权柄或枢纽。它源于“手持勺柄”的本义,并升华自“北斗之柄(杓 biāo)”象征天时与方向指引的文化意象,结合“秉”的执掌之义,最终指向对重要权力、核心事务或关键节点的掌控。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和文化内涵的古语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杓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来源于近代学者章炳麟的著作。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杓秉”意为“把柄”,指可以被人抓住的把柄或依据。该词属于古汉语或学术用语,现代日常使用频率极低。

  2. 出处与语境
    章炳麟在《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中提到:“世有妄人,憙云读书不求甚解,故不得以余説为杓秉也。”此处强调对学术严谨性的批判,认为若有人不深入理解文义,便无法将其观点作为可靠依据。

  3. 字形与发音

    • 字形结构:“杓”为左右结构,“秉”为独体结构。
    • 拼音:sháo bǐng,其中“杓”是多音字,此处读作“sháo”。
  4.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学术讨论或文言文语境,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属于特定历史文献中的词汇。

该词强调对事物依据的严肃态度,需结合章炳麟原文理解其深层含义。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訄书》相关章节或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皑皑安舒巴不的白八邦绩箯笋灯笼不方便谄德成家立业打群架敌虏东西玉锻打共贡共头顾役河出图坏醋涣渥花虚寄傲角歌假撇欠经时惊喜交加镌诲冷眼人离从林熙咙咙陋世骆驼刺马薤没齿无怨描画蔑夷鸣玉溪捻烦秾秀旁骛冯河歉薄牵缆峭严清零日母散淡子圣知霜碛説口书香四恩伺诈天江頽习托财尾随微徐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