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钧的意思、天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钧的解释

亦作“ 天均 ”。1.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南朝 宋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章炳麟 《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

(2).指极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

(4).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天钧”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词汇,其含义丰富且具有多重解释,以下为详细释义:

  1. 天然均平之理
    这是“天钧”最核心的哲学含义,出自《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指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强调万物在差异中达到和谐统一。成玄英注解为“自然均平之理”,即宇宙运行中无需人为干预的均衡状态。

  2. 极北之地
    在部分文献中,“天钧”被引申为地理概念,代指极北的遥远区域。这一用法较为罕见,具体出处暂未明确,但多与古代方位文化相关。

  3. 比喻心性
    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以“天钧”喻指人的本心,如“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强调心境的稳定如同自然法则般不受外界干扰。

  4. 神话中的天界音乐
    唐代皮日休《上真观》诗云:“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此处“天钧”指钧天广乐,即传说中天庭的仙乐,象征神圣与美妙。

  5. 道家思想的延伸
    部分现代解读(如低权威性来源)将其扩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平态度。此释义虽非古籍原意,但体现了传统哲学对当代的影响。


“天钧”在不同语境中可指自然法则、地理方位、心性修养或神话意象,其核心源于道家对宇宙均衡的思考。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庄子》原文及历代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天钧

天钧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丰富的含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天钧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天钧的拆分部首是 "钅"(金字旁)和 "大"(日字旁),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天钧是由天和钧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其中,天代表着上天、自然界的意思,钧指的是重量和价值等方面的高大,也有权威、卓越的含义。因此,天钧可以表示超凡脱俗的、价值非凡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天钧的写法为「天鈞」。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天钧的字形稍有变化。"钅"部分的 "大"字旁被写作 "千",而 "钧"部分则采用 "北" 字的偏旁。因此,古代的天钧写作「天千北」。

例句

1. 他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渊博,真是天钧之人。
2. 这幅画的价值确实是天钧般的。

组词

1. 天人钧一:指天与人合一,形容极高的境界。
2. 天齐地钧:形容国家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

近义词

天贵、天尊、天人之际

反义词

品平、庸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