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猫儿的意思、山猫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猫儿的解释

方言。老虎的别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们这时候还要过岗子,可是不要命喝粥了!我告诉你们,这山上俩月头里出了一个山猫儿,几天儿的工夫伤了两三个人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猫儿"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明确的文献依据:

一、动物学指称: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1. 核心释义

    指分布于中国及东亚地区的一种小型野生猫科动物,体型似家猫但更具野性特征,毛色多为灰黄或浅棕,带有斑点或条纹,栖息于山地林区、灌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山猫"为豹猫的俗称。

  2. 形态与习性

    成年体长约40-65厘米,尾长20-30厘米,夜行性,以鼠类、鸟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中国动物志·兽纲》描述其"耳背具淡黄色斑,四肢与尾均有环纹"(科学出版社,1987年卷8,P.319)。

  3. 分布与文化关联

    主要见于华南、西南及东北林区,古文献如《本草纲目》称其为"狸",明清地方志(如《广东新语》)已出现"山猫"称谓,指其山地习性。

二、方言延伸义(区域性用法)

  1. 北方部分地区

    在河北、山西等地方言中,"山猫儿"偶指猞猁(Lynx lynx),强调其体型大于普通豹猫的特征(《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P.2143)。

  2. 南方口语泛称

    闽粤方言区常将未明确鉴别的中小型野生猫科动物统称"山猫儿",涵盖豹猫、丛林猫等物种,体现民间对山地猫科动物的泛化命名习惯(《岭南方言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P.178)。


权威文献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山猫儿”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 方言中的老虎别称
    在北方方言(如《儿女英雄传》的记载)中,“山猫儿”常被用作老虎的别称,形容其凶猛、危险的特征。例如:“这山上出了一个山猫儿,几天工夫伤了两三个人”。这一用法多见于民间口语或文学作品中。

  2. 植物学中的山菅草
    部分资料提到,“山猫儿”也指百合科山菅属植物,学名为Dianella ensifolia。其形态特征包括:

    • 草本植物,高1-2米,具根茎;
    • 叶片呈条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
    • 花为淡黄色、绿白色或淡紫色,呈总状花序。
  3. 可能的混淆与误用
    需注意方言与植物名称的差异:方言中“山猫儿”指老虎,而植物学中的同名物种可能因地域不同产生混淆。此外,个别低权威性资料错误将其引申为“形容人隐蔽”的成语,但缺乏广泛依据。

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方言中多指老虎,植物学中则是一种草本植物,需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挨挨轧轧安车凹洼霸柄彳亍吃得来春靁出入起居邨氓刀客答疑东掖端崖阿弥陀佛粪棋官树故作高深禾耳黑家横汉浣花翁斠理进经浪传老古板捞毛的莲花台临危致命眠觉迷向谟臣墙脚遣将征兵前驱侨工亲从轻窕驱放屈一指热啜人士日炙风筛山水弄射侯是非涡石库门双栖双宿台驾痰桶王公贵戚危岌文深五味子无智下工夫香翠仙桂校簿萧槭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