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痛,哀怜。《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经营宫室,伤愍旧京。”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行路见吾,犹为伤愍。”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一:“ 超 ( 郗超 )将亡,以一箱书付门生,曰:‘本欲焚之,恐翁年尊必以伤愍致疾,吾死后,若损眠食,可呈此箱。’”
伤愍(shāng mǐn)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核心含义为哀怜、同情,常用于表达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悲悯。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伤”指悲伤、伤痛,“愍”同“悯”,意为哀怜、体恤。二字组合强化了因他人苦难而触发的悲痛与同情之情。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哀怜,怜悯”,强调情感共鸣。
字源考据
古典文献用例
多见于史书与文集,如《汉书·萧望之传》:“天子伤愍其忠”,描述君主对臣子的痛惜之情。
唐代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伤愍边鄙民,羸老困饥馑”,体现对百姓疾苦的悲悯。
情感层次
区别于一般同情,“伤愍”蕴含更深切的情感投入,常与忠义、孤弱等道德语境关联,如哀悼忠臣或体恤孤寡。
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02页。
在线阅读入口(需订阅)
中国文化研究所,1968年,第9册第321页。
收录古典词汇释义及用例:链接
例句补充:
《后汉书·邓寇列传》:“帝闻大惊,伤愍之,赐钱百万。”——描述帝王对臣子逝世的哀痛与抚恤。
“伤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āng mǐn,其核心含义为哀痛、哀怜,常用于表达对他人遭遇的深切同情或对不幸事件的悲痛之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内心深感悲伤、痛心,多用于描述对灾难、不幸事件或他人苦难的同情与怜悯。例如《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中“经营宫室,伤愍旧京”,即表达对故都衰败的哀痛。
使用场景
字源与结构
历史用例
明代陈继儒《读书镜》记载,郗超临终前因担心父亲哀伤过度,留下书信劝慰,体现了“伤愍”在亲情中的细腻应用。
“伤愍”侧重表达深切的悲痛与怜悯,兼具文学性与情感深度,适用于对重大苦难或历史变迁的感慨。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读书镜》等古籍原文。
闇过冰糖壶卢察访斥远仇杀穿度出典出风除中戴山鳌稻穟登纳发登反素覆盆子汉拜凾谷横财合照华薄黄种混汞降乩匠学箭猪节録金错刀金勒金矢拘虚联华龙居龙鳞论死蛮估木筏闹纷纷黏鸡啮雪餐毡旁其桥堍妻略倾覆筛寒洒白沙碱地山峁生死无贰实逼处此视为知己水文水银梼演天高气清同期录音吐噏枉记屋架显赏线绳小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