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甲的意思、上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甲的解释

(1).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汉书·天文志》:“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

(2).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太宗 即位, 齐贤 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金史·选举志二》:“凡武举,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迁忠勇校尉,第二、三名迁忠翊校尉。” 清 方苞 《赠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黄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甲”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源自古代文化语境:

一、指代古代战士穿戴的铠甲(本义)

指覆盖人体上半身(躯干)的防护甲胄,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装备。

出处:

此释义源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和《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均明确记载“上甲”为护身战甲的一种,区别于保护下肢的“下甲”或“胫甲”。

二、引申指精锐部队或高级武官(引申义)

因铠甲是战士身份的象征,“上甲”在古代文献中常借指精锐士卒或高级武官。例如宋代禁军精锐“上四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中的精锐)将士可称“上甲”。

出处:

《宋史·兵志》 记载禁军分级制度时提及精锐部队的装备标准,后世学者(如中华书局点校本注释)常以“上甲”代指此类部队。

三、文化延伸:商代先公名(专名)

在甲骨文和古籍中,“上甲”特指商代先公微(亦作“上甲微”),是商族重要祖先,常见于祭祀卜辞。

出处:

《史记·殷本纪》 及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均考证“上甲”为商先公名,甲骨文中以“囗”内加“十”字形表示,是周祭系统中首位受祀的先公。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释义来源权威工具书及古籍,因纸质辞书无直接网络链接,此处标注出版社信息;《宋史》《史记》等史料可参考中华书局官网(www.zhbc.com.cn)或中国基本古籍库;王国维著作可查阅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www.nlc.cn)。

网络扩展解释

“上甲”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法术语

指阴历每月上旬的甲日。古代文献如《穀梁传》《汉书》均有记载,如“六月上甲始庀牲”“正月上甲宜蚕”等,用于祭祀或农事活动的日期选择。


二、科举制度

指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即“一甲”)。宋代《闻见前录》提到,宋太宗曾欲将考生列于“上甲”,但被有司置于丙科;《金史》也记载武举上甲前三名可获官职晋升。


三、中药别名

在中医中,“上甲”是鳖甲的别称,即鳖的背甲。其性微寒、味咸,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内热、虚风内动等症。


其他说明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释义,更多细节可查阅古籍或专业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备体鞞鼓彼己宾次菠萝蜜补落迦不辱使命儳羼冲殻子炊桂出坞簇动撮引道周都都统讹火恩深法驰厄灾方邵風攣焚香扫地割刈孤愁龟纹锦顾念槐牙郊甸寂定机勾卡位口逻肚攒岿崎困倦两个埒略马褥子没産没吃茶美女簪花谋变年华垂暮啮心葡萄酒乾沐浴潜然清寥擎天架海权豪势要屈宋撒娄三珠符私门子素魣文犀倭瓜芜蒌粥物始五云体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