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体的意思、备体的详细解释
备体的解释
犹齐备;完整。《管子·君臣下》:“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备足,四者备体,顷时而王不难矣。” 尹知章 注:“谓备具而成体。”《宋书·礼志三》:“夫《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闕略。”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以闕如。”
词语分解
- 备的解释 备 (備) è 完全,应有的都有了: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 设施:设备。装备。军备。 笔
- 体的解释 体 (體) ǐ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网络扩展解释
“备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
-
基本释义
指齐备、完整的状态,强调事物各要素完备且形成有机整体。例如《管子·君臣下》提到“四者备体,顷时而王不难矣”,意为当四个条件齐备时,称王便不难。
-
古籍用例
- 《宋书·礼志三》称《礼记》为“残缺之书,本无备体”,说明“备体”可形容文献的完整性。
-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二体》中提及史书体例“求诸备体,固以阙如”,指史书编纂需体系完整。
-
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学术或正式语境,例如描述“检测设备体积庞大,但功能备体”(指设备功能齐全),或城市建设中“应急备用水源体系备体”(体系完备)。
-
关联概念
“备体”与“完备”“周详”近义,但更强调系统性。其反义词可理解为“残缺”“疏漏”。
注意:部分资料将“备体”解释为成语“准备齐全”,但此用法在现代语境中较少见,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管子》《宋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备体》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于形容事物准备充分、周全和齐备的状态。以下是有关该词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备体》的拆分部首是“夂”和“肉”,其中“夂”表示行走的意思,而“肉”则表示肉体。整个字的笔画数为9笔。
来源:
- 《备体》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滑稽列传》中的记载,用来描述人物的举动方式准备周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描述事物准备充分的常用词语。
繁体:
- 在繁体字中,备体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多种对备体的书写方式。常见的写法有:
例句:
- 他备体出发,准备好了所有必要的工具。
- 会议室里的设备备体齐全。
组词:
- 备案、备份、备尝、备战、备用等
近义词:
- 齐备、充足、完备、全面
反义词:
- 疏漏、不足、缺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