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寝兕的意思、寝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寝兕的解释

卧着的独角犀。常画于帝王车轮上以壮威。《荀子·礼论》:“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关于“寝兕”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寝(qǐn):

      本义指卧息、睡觉,引申为“横卧”“伏卧”的状态,如《说文解字》:“寝,卧也。”

    • 兕(sì):

      古代指犀牛类猛兽,特指雌性犀牛。《尔雅·释兽》载:“兕,似牛,一角,青色,重千斤。”

  2. 组合含义

    “寝兕”为动词性短语,意为“使兕卧息”,引申为驯服猛兽或平息凶险。其核心意象源于兕的凶猛特性,通过“寝”的动作象征对野性的克制。


二、文献溯源与用例

  1. 典籍记载

    • 《周礼·夏官·服不氏》提及:“掌养猛兽而教扰之”,郑玄注:“扰,驯也。教之寝兕,使不害物。” 此处“寝兕”明确指驯化犀牛,使其伏卧温顺。
    • 《淮南子·道应训》载:“武王荫暍人于樾下……而天下怀其德。” 高诱注引:“昔者武王寝兕伏虎”,以“寝兕”喻指武王以仁德降服凶暴之力。
  2. 文化象征

    古代文献中,“寝兕”常与“伏虎”并称(如“寝兕伏虎”),成为君王德政的象征,代表以威仪或仁德慑服强敌、安定四方。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寝兕”词条,释义为:“使兕卧伏。喻降服凶暴。”

    →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0卷,第1123页。

    《汉语大词典》在线阅读(注:此为官网,需订阅查阅)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寝”引申义项:“平息,消除”,例证引《周礼》“寝兕”之例。

    →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38页。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考“兕”字:“状如野牛,其皮坚厚可制铠”,印证其猛兽属性。

    →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五。


四、现代应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寝兕”已非常用词,多见于研究先秦文献、古代文化的学术场景。其概念可延伸至:


结论

“寝兕”是承载先秦驯兽文化与德治理念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指向“以威德降服凶暴”,兼具实用性与象征性。需结合古代文献语境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寝兕”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本义解释(基于权威文献)

根据《荀子·礼论》及汉典记载:

二、成语引申义(见于部分现代辞书)

查字典等来源提出:

补充说明

  1. 权威性差异:前一种解释有《荀子》及多部字书支持,后一种仅见于个别现代辞书。
  2. 使用场景:学术讨论或古文解读宜采用本义;现代比喻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优先参考《荀子》及汉典释义,如需扩展理解可注明出处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阿史那绊惹保值摽身髀盖并蒂芙蓉博赡不得违误蚕织尺地大尝打官防笪日棣萼牓犯斋冯玉割断过耳风黑重鹤立鸡群哼哈二将訇磤洪藻喉音虎书艰窘交懽假山嘉讯接骨眼精神金张季孙之忧稽质踞厕牢肕骊靬黎众陋亡沦荡民工墨守成法篇末贫累侵削让揖日渐蒻头上书社宰时间师祁受禅衰离铜壶危槛为力五洲哮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