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送吏的意思、送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送吏的解释

(1).指为离任长官送行的属吏。《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终以致败” 裴松之 注引《世语》:“母以 经 典兵马而擅去,对送吏杖 经 五十。” 唐 王贞白 《送马明府归山》诗:“送吏各献酒,羣儿自担书。”

(2).指押送人犯的吏卒。《后汉书·第五种传》:“於是 斌 将侠客晨夜追 种 ,及之於 太原 ,遮险格杀送吏,因下马与 种 , 斌 自步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送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和古典文学中,意指送别官吏的行为或负责送行事务的相关官吏。在汉语词典角度,该词可拆解为“送”(送行、赠送)和“吏”(官吏、官员),组合后强调与官吏离职、调任或公务相关的送行仪式或角色。例如,在唐代诗歌或史书中,“送吏”常描述地方官员离任时,同僚或民众举行的送别活动,体现古代官场礼仪和文化内涵。

根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定义,“送吏”可指代送行之吏或送行事件,多见于唐宋时期文献,如《旧唐书》中记载“遣送吏护行”,指派遣官吏护送离职官员。在语义上,它隐含尊重与礼节,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的社交规范。来源:《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送吏”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二、详细含义

  1. 为离任长官送行的属吏
    指古代官员离任时,下属官吏或朝廷派遣的人员前来送行。例如《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注引《世语》中提到“对送吏杖经五十”,唐代王贞白诗中也有“送吏各献酒”的描述。
    使用场景:多用于官员调职、卸任时的正式送别场合。

  2. 押送人犯的吏卒
    指负责押解犯人的吏卒。如《后汉书·第五种传》记载“遮险格杀送吏”,此处“送吏”即指执行押送任务的吏卒。

三、使用场景

四、总结

“送吏”一词根据语境不同,既可表达对离任官员的礼节性送别,也可指代执行押送任务的吏卒。其含义需结合具体文献或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埃秽蚕盐长虑后顾成案齿舌俦人从仕吊笼钉头东越馚馧凫雏该遍高蝉购綫广见洽闻管请鼓楼国官煌灼回报婚媾活跃跃家蚕教象径流芵明军容使龛乱朗韵老相与梁坏灵旛铃子六跸梦往神游门户人闷然赔桩屏气不息蒲鞭之罚瀑布清道旗穷波权署阙车曲盝上瑞数命泗上索垢吹瘢铁厂通圣汪洸问卜温李午漏相伯仲乡程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