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rname]∶複姓
(2) [leader]∶高官;大官
(1).高官;大官。《管子·小問》:“客或欲見於 齊桓公 ,請仕上官,授祿千鐘。”《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诏上》:“凡田五畝曰雙。上官授田四十雙,上戶三十雙,以是而差。” 宋 蘇舜欽 《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某觀前古之士,歘然奮起於賤庸之地,建名樹勳,風采表於當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2).上司;長官。《後漢書·任延傳》:“﹝ 任延 ﹞拜 武威 太守,帝親見,戒之曰:‘善事上官,無失名譽。’”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性復多蝨,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明 李贽 《與河南吳中丞書》:“自為下僚以來,未嘗一日獲罪於上官。”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他隻是一介武弁,隻曉得服從上官命令,上官要叫他守城,他便守城罷了。”
(3).指郡府。《後漢書·陳忠傳》:“自今彊盜為上官若它郡縣所糺覺,一發,部吏皆正6*法,尉貶秩一等。” 李賢 注:“上官謂郡府也。”
(4).複姓。 漢 有 上官桀 。見《史記·大宛列傳》。
受命上任。 唐 李白 《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詩:“朱紱白銀章,上官佐 鄱陽 。”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正五九月不上任》:“偶讀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上官漢語 快速查詢。
“上官”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起源
曆史發展
代表人物
指高官或長官
地域指代
如需更詳細姓氏源流或曆史人物事迹,可參考《元和姓纂》《新唐書》等文獻來源。
《上官》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指代古代官員中的一種職位或姓氏。
《上官》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一”和“宀”,拼讀為shàng guān,讀音為shàng guān。
宀部表示“宀”,是一個用來表示“房子”、“室内”的部首。一部表示“一”,又稱“橫”,是一個表示“一”的部首。
它的筆畫數為17畫。
“上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這個詞最初可能是用來指代官員中的一種職位,類似于現代的官名或職位。後來,“上官”逐漸演變為一個姓氏,成為以“上官”為姓氏的人的代稱。
《上官》的繁體字為「上官」。
古代漢字寫法中,“上官”可以寫作「上宀貫」。
1. 《上官》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官職。
2. 他的姓氏是《上官》。
1. 上官飛燕
2. 上官金虹
3. 上官彩菱
1. 上卿
2. 上仕
1. 下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