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部的意思、商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部的解释

清 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欲求利国,先祛二弊;欲祛二弊,先自上始。必乃于六部之外,特设一商部,兼辖南北洋通商事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古代官署名(清末机构)

商部是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主管全国工商实业及交通事务,涵盖铁路、矿务、商标注册等职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组为农工商部,其职能并入新部门。该机构标志中国近代化改革中对经济管理的制度化尝试,推动民族工商业发展。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第三卷,页2115)、《清史稿·职官志》均明确记载商部的设立时间、职能演变及历史作用。


二、汉字部首(现代汉语)

商部作为汉字部首(“亠”部或“口”部关联结构),归类于《康熙字典》和现代部首检字法。其代表性汉字如“商”“啇”等,多与贸易、计算或商议义相关。例如:

来源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页1132)、《汉字部首表》(GF 0011-2009)规范其归部原则及例字解析。


引用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古代官署部分参考清代官方档案记载,汉字部首部分依据现代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商部是清末中央政府设立的专门管理通商、运输及相关事务的中央机构,其具体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商部成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是清朝为应对近代工商业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部门,主要负责通商、运输、铁路、矿务等事务。


二、职能与结构

  1. 主要职责
    管理全国商务、铁路、矿务等,兼辖南北洋通商事宜,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
  2. 组织结构
    设尚书、侍郎、左右丞、参议等官职,下设四司:
    • 保惠司:负责商务保护与促进;
    • 平均司:协调商业利益;
    • 通艺司:管理工艺与技术;
    • 会计司:处理财务与审计;
    • 另设司务所负责日常事务。

三、历史沿革


四、意义与评价

商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商业发展,是清末新政中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受限于时代背景,实际成效有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运作细节或历史影响,可参考《盛世危言》及相关清末经济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垓葆车保训比度闭治钗子大块当世貂帐东山之府东徙都厕兜肚裤剁碎方苞方棱广城管摄管执国防文学好语似珠皇灼讙譊话语权火惹惹角泽截没进猛九围极眼均土看街阚月旷衍乐籍僚从立成罗生门啰唆莽然蜜翁翁莫不闻抹彩男工拈撮牛拘扒搂沛廷被发入山平昔谦托三寸黄甘三人成虎善辞事养锁孔托舍望尘委服餧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