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色身的意思、色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色身的解释

佛教语。即肉身。《楞严经》卷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金刚经·离色离相分》:“如来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陈雄 注引《坛经》:“皮肉是色身。”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则菩萨应化,咸同色身,诸佛浄土,皆为揣食。”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 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佛教经典及多部权威词典的解释,"色身"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色身是佛教术语,指由物质(色)构成的肉身,即人类肉眼可见的生理躯体。在佛教世界观中,色身由"四大"(地、水、火、风)和父精母血因缘和合而成,具有五官四肢等有形躯壳特征。

二、五蕴构成 色身包含五蕴的复合体:

  1. 色蕴:物质层面的身体结构(骨骼、血肉等)
  2. 受蕴:苦乐等感受功能
  3. 想蕴:认知与观念形成
  4. 行蕴:意志与行为动机
  5. 识蕴:意识与觉知能力

三、佛教核心认知

  1. 舍宅比喻:将色身比作旅店,强调其暂时性,《六祖坛经》指出"色身是舍宅,他只是一个工具"
  2. 无常法则:色身必然经历生老病死,最终朽坏
  3. 无我本质:五蕴聚合的色身并无永恒不变的"自我"实体

四、修行启示 佛教主张不应执着色身,因其本质是:

该概念与"法身"形成对比,法身指超越物质的精神本体。理解色身的虚幻性,是佛教破除我执、证悟空性的重要修行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二

《色身》的意思

《色身》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人的体态、外貌、身材等方面的特征。它描述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容貌。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字词《色身》的部首是,笔画数为8

来源和繁体

《色身》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色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色身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现代汉字的标准写法为色身

例句

1. 他的色身高大,引人注目。

2. 她的色身苗条,令人羡慕。

组词

1. 肤色

2. 身体

3. 体色

4. 外表

5. 容貌

近义词

1. 体型

2. 外貌

3. 容貌

反义词

1. 灵魂

2. 内在

3. 人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