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杀节的意思、杀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杀节的解释

阴冷肃杀时节。 晋 陆机 《演连珠》:“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文选·鲍照<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即景凋年。” 李善 注引《礼记》:“仲秋之月,杀气浸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杀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基本释义

“杀节”指阴冷肃杀的时节,多用于描述秋冬之际气候寒冷、万物凋零的自然景象,常带有萧瑟、严峻的意境。


文献溯源

  1. 晋代陆机《演连珠》
    文中提到:“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以“杀节”形容严酷的气候,反衬松柏等耐寒植物的坚韧。
  2. 南朝鲍照《舞鹤赋》
    有“穷阴杀节,即景凋年”一句,描绘深冬时节万物衰败的景象,李善注引《礼记》补充:“仲秋之月,杀气浸盛”,说明此词与秋季肃杀之气相关。

文化关联


“杀节”是古代文学中描述秋冬肃杀气候的特定词汇,兼具自然现象与人文象征的双重含义。其出处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文献,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杀节的意思

杀节(shā jié)是一个汉字词汇,代表着因严格要求和执行而被迫去除的节目或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杀节的部首为木,部首笔画数为4。整个字共有7画。

来源

杀节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刘孝炎所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一书。最初指的是舞蹈中、戏剧中或其他艺术表演中被取消、删减或摒弃的节目。

繁体字

《杀节》的繁体字写作「殺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杀节的写法并无差异。

例句

1. 为了减少剧目的时间,导演决定杀掉部分节目的节。

2. 他取消了活动中的杀节,以便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束。

组词

杀戮、杀气、节日、节俭

近义词

删节、减节

反义词

增补、添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