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捶床的意思、捶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捶床的解释

用手击床。表示愤怒、激动的动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搥牀便大怒。”《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先帝故人多见摈斥,今召而使之,谁不慷慨?近闻 王洪范 与 赵越常 、 徐增亮 、 万灵会 共语,皆攘袂搥牀。” 宋 陆游 《草书歌》:“此时驱尽胸中愁,搥牀大叫狂堕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捶床”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动态意象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用手或器物敲击床铺”,常用于表达激烈的情感或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捶”意为“敲打”,“床”指代坐卧用具,组合后形成动作与场景结合的特定表达。该词在古典文学中常出现两种典型语境:

  1. 情感宣泄

    多见于古代诗词,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拊床不能忘”,此处“拊床”与“捶床”异曲同工,均表现思念或悲愤的肢体动作。《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指出此类用法多与离别、哀怨主题相关。

  2. 行为描写

    在《金瓶梅》等明清小说中,“捶床”常作为人物急躁性格的外化描写,例如“那妇人听得这话,气得捶床大骂”,此处通过具象动作强化叙事张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该词在北方方言中的类似用法。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捶床”符合汉语“动词+受事宾语”的构词规律,其特殊性在于“床”作为静态物品与动态“捶”的组合,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情感强度。这种表达方式在《诗经》“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等早期文献中已见雏形。

网络扩展解释

“捶床”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捶床”指用手或拳头敲击床铺的动作,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愤怒、激动或不满时的情绪发泄行为。该词通过肢体动作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内心的强烈情感波动。


出处与典故

  1. 古代诗文: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记载“阿母得闻之,搥牀便大怒”,描写了焦母因愤怒捶床的情景。
    • 陆游《草书歌》中“搥牀大叫狂堕幘”,通过捶床动作表现狂放不羁的情绪。
  2. 历史记载:
    《南史·恩倖传》提到“攘袂搥牀”,形容人物愤慨激昂的状态。


例句与用法


近义与相关成语


“捶床”通过具象的肢体语言传递抽象的情感,常见于古典文学和口语表达中,适用于愤怒、悲痛等强烈情绪的描写。其相关变体(如“捶床拍枕”)进一步丰富了情感层次。

别人正在浏览...

伴游唱驺大防的那曡秀放泼反书凤灯凤楼琪树高能公理化方法冠帔诡谬鼓弄齁睡皇天上帝皇屋哗世会气浑穆假谤见行蛟宫家童疾不可为机肠鲸罟金星石久别快马溜撒累茧泪盈盈料民隶齿隆宠路倒滤波梦境明贤拏堂逆呵平峒清警情灵欺僞雀角然故三头六证伸钩石灰石吮墨讼棍锁窗寒梯愚入圣尉史温寒显道项缩缃舃西高止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