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袁的意思、三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袁的解释

明 文学家 袁宗道 、 宏道 、 中道 兄弟三人的合称。《明史·文苑传四·袁宏道》:“ 袁宏道 ,字 中郎 , 公6*安 人。与兄 宗道 、弟 中道 并有才名,时称三 袁 。” 清 钱谦益 《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之六:“ 楚国 三 袁 季絶尘,白眉谁与 仲良 伦?”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三袁,是中国文学史上对明代万历年间湖北公安县袁氏三兄弟的并称,他们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共同倡导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公安派”。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成员构成

2. 文学主张与“公安派”核心

3. 文学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4. 代表作品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三袁”是明代晚期三位袁姓文学家兄弟的合称,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三人籍贯为湖北公安县,故史称“公安三袁”,他们也是“公安派”(又称“性灵派”)的核心代表人物。


基本解释


成员简介

  1. 袁宗道(1560-1600)

    • 三袁之长,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右庶子。
    • 推崇白居易、苏轼的文学风格,主张“古文贵达”,为公安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著有《白苏斋类集》。
  2. 袁宏道(1568-1610)

    • 公安派实际领袖,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曾任吴县知县。
    • 提出“性灵说”,强调文学应摆脱形式束缚,代表作有《虎丘记》《满井游记》等,以游记散文著称。
  3. 袁中道(1570-1626)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 继承并发展兄长理论,晚年致力于调和性灵说与儒家传统,著有《珂雪斋集》。

历史影响


补充说明

需注意,部分资料(如)误将“三袁”解释为袁世凯父子,此说法缺乏权威依据。根据高可信度史料,“三袁”专指明代公安派文学家兄弟。

别人正在浏览...

谙晓襃博变怪别削成千累万成衰淳粹地垠遁法抚手拂翟干怀謌行弓子贯籍蛊灾鹤峤候长后己画供黄敕鹣蟨见贤思齐嘉予揭开警察窘局困心衡虑喇叭楞怔两合公司凉凉踽踽晾晒林语堂六姻眬瞳沦翳弥兵密察片言居要平绒丕则泼娼根破雾卡脖子欺藐戚施饶野热烘烘日冕柔茂事术台孩头翁驼橐五罚嚣讼小蹄子挟细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