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贫贱的粗汉。 明 袁宏道 《谢于楚历凷草引》:“古云:‘诗能穷人。’又云:‘诗非能穷,穷者而后工也。’夫使穷而后工, 曹氏 父子当为傖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其人,家本 姑苏 ,卖与某参领家作妾,正妻不容,发配家奴,故悲伤而作。首章云:‘……嫁得傖夫双足健,漫言夫壻善乘龙。’味其词,盖旗厮之走差者也。”
“伧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en fū(“伧”在此处读轻声),其核心含义指贫贱的粗汉,带有贬义色彩,常用于形容缺乏教养或身份低微的人。
基本释义
该词由“伧”(粗俗、鄙陋)和“夫”(成年男子)组成,字面意为“粗鄙之人”。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暗含对他人身份、言行或品性的贬低。
出处与用法
例句参考
现代汉语中,“伧夫”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特定语境下的讽刺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伧夫,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人”和“工”,总共有12个笔画。
伧夫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伧(sāng)”这个词。在古代,伧夫指的是一种行为粗野、粗鄙无理和举止失礼的男人。
根据汉字的繁体形式,伧夫的繁体字是「倀夫」。
在古代,伧夫的汉字写法有些不同。在《康熙字典》中,伧夫的写法是「伧父」,其中的“父”表示男性。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说明伧夫这个词的用法:
1. 这个男人举止粗野,真是个伧夫。
2. 他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教养,简直就是个伧夫。
除了伧夫,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组词:伧人、伧女、伧儿。
近义词:粗人、粗汉、粗野人。
反义词:君子、绅士、文雅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