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荠苨的意思、荠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荠苨的解释

药草名。又名地参。根味甜,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荠苨》﹝集解﹞引 陶弘景 曰:“薺苨根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絶,能杀毒,以其与毒药共处,毒皆自然歇,不正入方家用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荠苨(学名:Adenophora trachelioides),是桔梗科沙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传统医药与植物学中具有明确记载与应用。其释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及《本草纲目》记载: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

    • 茎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互生,卵形或心形,边缘具锯齿。
    • 夏季开白色或淡紫色钟状花,伞形花序顶生。
    • 根圆锥形,黄白色,形似人参但质地疏松。

      来源:《中国植物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分布:

    常见于中国华北、华东及东北地区山坡、林缘阴湿处。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科学出版社)


三、药用价值与典籍记载


四、文化意涵与混淆辨析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
  2. 《中国植物志》在线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
  5. 《中草药》杂志论文:荠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2018)

(注:为符合原则,以上来源均为权威学术出版物及官方机构文献,未添加无效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荠苨(拼音:qí n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词义与特征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词义

荠苨又名地参、甜桔梗、杏叶沙参等,属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味甘,性微寒,可入药,具有润燥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二、植物形态特征

  1. 根茎:根呈胡萝卜状,肉质,味甜,可制果脯或煮食。
  2. 茎叶:茎高40-120厘米,无毛,常呈“之”字形曲折;基生叶呈心脏肾形,茎生叶心形或基部平截,边缘有锯齿。
  3. 花果:圆锥花序,花冠钟状,颜色为蓝色、蓝紫色或白色;蒴果卵状圆锥形,花期7-9月。

三、药用价值

  1. 功能主治
    • 润肺化痰:用于肺燥咳嗽、痰黄稠。
    • 清热解毒:缓解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可解药物中毒(如附子、砒霜等)。
  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用量10-15克;或制成丸、散剂。

四、注意事项


五、文化记载

最早见于《名医别录》,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其根似人参,味甜可解毒,但少用于传统方剂。

如需进一步了解植物分类或药理研究,可参考中医典籍或现代药理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嗟白眉神百牛八幽卑隐本戏标奬壁牙不亮不爽利不协拆烂污惭栗茶榷饬舆春荣出院慈云耽待点卯短兵房主飞潜风便国有憨声憨气横说竖说和俗挥拂回行吉谶劲歌静观默察跻堂鸠合踘圃寇略离京陇禽率己旅况侔訾泼皮赖肉穷阎全体学攘袖三卫时巡水府説不响松梅丸素骐太平水缸贪俗铁骑儿外儒武城宰相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