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送。《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 汉 虽皆受其质子,然三国内相输遗,交通如故。”
“输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词义
指“运送”,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强调物资或人员的输送传递。例如《汉书·西域传》记载的“三国内相输遗”,即指康居等国之间的物资往来。
构成解析
使用背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国家或地区间的物资运输行为,常见于外交、军事或贸易语境。例如汉代西域诸国通过“输遗”维持交通往来。
参考资料:可通过汉典及《汉书》原文进一步查证具体用例。
《输遗》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输送和传递遗失的物品、财产或者知识等。
《输遗》的拆分部首是“辶”和“遗”,拆分出来的笔画分别为3画和22画。
《输遗》的来源比较明确,其中“输”字是从“辶”字旁边的“攴”字,而“遗”字则是从“辵”字旁边的“田”字。
《输遗》的繁体字是「輸遺」。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输遗》在古时候的写法也有所差异。不过,其基本线条和构造仍然相似。
1. 他们专门在博物馆输遗文物,以便让更多人了解古代文化。
2. 这个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输遗先进科技知识。
1. 输送 2. 传递 3. 遗失 4. 物品 5. 财产 6. 知识
1. 输送:运送、投递 2. 传递:传送、交流 3. 遗失:丢失、失落 4. 物品:东西、货物 5. 财产:资产、财物 6. 知识:学识、智慧
1. 输送:接收、收取 2. 传递:保留、隐藏 3. 遗失:找回、保管 4. 物品:空虚、无物 5. 财产:贫穷、无产 6. 知识:无知、愚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