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坞的意思、濡须坞的详细解释
濡须坞的解释
堡坞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六年, 权 徙治 秣陵 。明年,城 石头 ,改 秣陵 为 建业 。闻 曹公 将来侵,作 濡须坞 。” 清 钱谦益 《刑部尚书沉公神道碑》:“仿 曹操 之开 芍陂 , 孙权 之立 濡须坞 以足餉。”
词语分解
- 濡的解释 濡 ú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停留,迟滞:濡滞。 含忍:濡忍。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濡须坞是中国古代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名称和意义需从历史地理和军事功能角度进行阐释:
一、 基本释义
“濡须坞”指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在濡须水(今称运漕河,连接巢湖与长江)入长江口北岸修建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水寨堡垒)。其核心功能是扼守水道,拱卫长江防线,抵御北方(曹魏)势力沿水路南侵。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濡须”指濡须水,“坞”指用于防御的营垒、城堡或水寨。
二、 历史背景与战略地位
- 建造者与时间: 由吴主孙权采纳大将吕蒙的建议,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修筑。此乃孙权“据长江之险”战略的关键支点。
- 地理位置: 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东关镇(古称濡须口)附近。此处为巢湖经濡须水通往长江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军事作用: 坞堡依山傍水而建,设有码头、营垒、烽火台等设施,既可停泊水军战船,封锁水道,又可屯驻重兵,控制两岸陆路。它与长江南岸的东关(今裕溪口附近)形成犄角之势,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是保卫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上游的重要屏障。
三、 历史影响与典故
- 魏吴争战焦点: 濡须坞建成后,成为魏吴两国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历史上著名的“濡须之战”在此区域多次发生(如公元213年、217年、222-223年等),曹操、孙权均曾亲临前线指挥。
- 历史典故: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典故即出自曹操在濡须口作战时,目睹孙权军伍严整、指挥有方而发出的感叹(见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其反复拉锯的攻防战也常被后世兵家所研究。
四、 后世演变与遗迹
- 随着南北朝及后世长江河道变迁、行政区划调整,濡须水的重要性下降,濡须坞的具体位置和形态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 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一带仍存有与古濡须口、濡须坞相关的历史地名和部分疑似遗迹(如东关古战场、点将台等),成为研究三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历史研究院 - 三国军事地理研究:该机构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对濡须坞的战略地位和魏吴战争有深入分析。 链接示例:https://www.cass.cn/ (请替换为具体相关文章链接,若无确切链接则仅保留机构名称)
-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权威工具书对“濡须之战”及“濡须坞”有标准词条解释。
-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陈寿撰《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释是记载濡须坞相关事件的最原始、最核心史料。
-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含山县志/安徽通志:地方志详细记载了古濡须水、濡须口的地理沿革及现存相关遗迹信息。 链接示例:安徽省情网(地方志数据库) (请替换为具体相关页面链接,若无确切链接则仅保留来源名称)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古代战争史展览:相关展览或在线资源可能涉及三国时期军事防御设施,包括濡须坞的模型或介绍。 链接示例:https://www.chnmuseum.cn/ (请替换为具体展览链接,若无确切链接则仅保留机构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濡须坞”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既指古代军事要塞,也可作为成语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地理位置
濡须坞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与无为县黄龙乡之间,是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即今裕溪河与巢湖交汇处)。两山对峙,形成东关(濡须山)和西关(七宝山),地势险要,为巢湖通往长江的咽喉要道。
-
军事意义
三国时期,孙权为抵御曹操南下,于建安十七年(212年)在此修筑濡须坞。此处扼守巢湖至长江的水路,是吴魏多次交战的古战场(如“濡须之战”),被誉为“史上最强坞堡”。
二、作为成语的引申含义
在《查字典》等文献中,“濡须坞”被赋予比喻意义:
- 基本含义:形容待人接物时态度温和、不争强好胜。
- 来源解析:“濡须”指濡湿胡须,象征柔顺;“坞”为防御工事,引申为不主动进攻的处世态度。
-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描述性格谦和、避免冲突的特质。
三、现代考证与遗址
根据研究,濡须坞的具体位置可能对应今安徽含山县东关镇附近的“东关”遗址,四面环水、形似堡垒,符合史书中“横跨裕溪河”的记载。这一区域至今仍被视为三国历史的重要地理标志。
濡须坞既是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也衍生出文化层面的谦和寓意。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战役或遗址详情,可参考《三国志》或地方志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民綳褯兵储丙烯波斯邸不聿残卷惭色冲锋陷阵担愁大幽调讥叠片东封妒嫮讹体飞土逐害分肌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候化鹤回历降路击穿警铃警容金盘陀金田起义揩腚孔任寇先里门领扣柳条包绿色帽光光命管米贼刨根问底破土容贳柔情蜜意沙水胜绩生龙脑生忧视爲寇雠鸘裘疏缓岁赂提耳铜照遗秉无壅霞峯详选橡子面贤内助衔沙填海潇潇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