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如狼似虎 ”。
“如狼如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最早出自战国时期兵书《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此处以自然界的强猛现象比喻军队的战斗力。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情感倾向。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尉缭子》或古典小说《英烈传》。
《如狼如虎》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动物具有勇猛有力、凶狠残暴的样子和行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战斗力强大、凶悍威猛的人或动物。
《如狼如虎》的拆分部首是“山”和“犬”,分别表示山的形状和犬的形象。它的总笔画数为14。
《如狼如虎》这个成语源自于《史记·陈涉世家》:“陈子昂以‘如虎如狼’讥陈涉,欲以继之。”后来,这个成语表达了形容勇猛威猛的意思。
《如狼如虎》的繁体写法为《如狼如虎》。
古时候《如狼如虎》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变化。
1.他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如狼如虎的英勇战斗精神。
2.那只老虎迈着如狼如虎的步伐向前走来。
1. 豪狮:形容威风凛凛的雄狮。
2. 暴虎:形容凶狠威猛的老虎。
3. 狼死虎:形容敌人团结一致,势不可敌。
1. 如虎添翼:形容给人或事物增添了斗志和力量。
2. 势不可挡:形容势头强劲,无法阻挡。
3.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威严,令人敬畏。
1. 羊羔入虎口:形容无辜的弱者陷入危险或困境。
2. 如跪如求:形容软弱、恭顺或示弱的样子。
3. 如鸟兽散:形容溃败逃散,毫无战斗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