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祭的意思、册祭的详细解释
册祭的解释
下诏赐给祭礼。《晋书·刁协传》:“﹝詔曰﹞今可復 协 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於君者纤介必显。”
词语分解
- 册的解释 册 è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量词,指书籍:一册书。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
- 祭的解释 祭 ì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祭 à 姓。 笔画数:; 部首:示;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册祭”是一个古代礼仪术语,指皇帝通过颁布诏书赐予祭礼的行为,主要用于追念功臣或重要人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册祭”由“册”(诏书)和“祭”(祭祀)组成,字面含义为“以诏书形式赐予祭祀礼仪”。其核心是朝廷通过正式文书,对特定人物追加祭祀荣誉。
2.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晋书·刁协传》。东晋时期,大臣刁协因忠君殉国,晋元帝下诏恢复其官位并追加册祭,以示表彰忠臣“纤介必显”的典范意义。
3.使用场景
- 对象:多用于追赠已故功臣、重臣或皇室成员。
- 形式:需通过正式诏书(册文)宣告祭祀规格、祭品等内容。
- 目的:既是对逝者的尊崇,也借此彰显君主仁德,强化忠君思想。
4.相关延伸
- 与普通祭祀的区别:普通祭祀多为常规礼仪,而“册祭”需经皇帝特诏,具有更高的规格和政治象征意义。
- 历史演变:此类制度在汉唐至明清的礼制中均有延续,但具体名称和形式可能因朝代而异。
若需进一步了解《晋书》中刁协的事迹或古代祭祀制度,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专业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册祭》是一个汉字词汇,"册"的拆分部首是"⺍",总共有5个笔画,"祭"的拆分部首是"示",总共有9个笔画。
"册祭"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人们会摆设祭坛,用来祭祀祖先或神灵。这种仪式被称为"祭祀",而在其中,使用的祭品和备忘录等记录事项的纸张被称为"册",所以"册祭"指的是在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纸张和文献。
在繁体字中,"册"保留了原有的形态,而"祭"则变成了"祭"。古时候,"册"字的写法与现在没有太大区别,而"祭"分为纵写和横写两种写法。
以下是几个例句:
1. 他们在祭祀仪式中使用了许多册祭。
2. 我们应该尊重祖先的传统,进行合适的册祭仪式。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祭坛、祭祀、祭奠等。
近义词可能有:祭品、祭祀物等。
反义词可能有:祝福、庆祝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