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肉人的意思、肉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肉人的解释

(1).肥胖之人。《灵枢经·卫气失常》:“肉人者,上下容大。”

(2).凡俗之人。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长房 下座顿首曰:‘肉人无知,积罪却厚,幸谬见哀悯,犹人剖棺布气,生枯起朽,但恐臭秽顽弊,不任驱使,若见哀怜,百生之厚幸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谬荷灵启,垂授真法,但肉人顽疎,修行多替。” 明 黄淳耀 《和<读山海经>》之十三:“浮世真肉人,前身忝仙才。”《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兇僧虽然兇横,他也是个肉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肉人"一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属于古汉语遗留的复合词,现从词典学角度进行解析:

一、基本义项 指凡俗之躯的人类,强调其物质属性。《汉语大词典》释为:"佛教语,谓凡俗之人"(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153页)。《辞源》补充其引申义为"肉身凡胎,与得道者相对"(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

二、语源分析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佛经译本,属梵汉合璧词。核心语素"肉"取《说文解字》"胾肉"本义,指生物肌体;"人"取《尔雅》"天地之性最贵者"义,二字组合产生宗教哲学概念(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三、用法特征

  1. 宗教语境:常见于佛教典籍,如《楞严经》"肉人虽具眼目,难见真如"
  2. 文学表达:明清小说中用作谦称,如《醒世姻缘传》"小僧不过肉人凡胎"
  3. 方言残留:晋语区仍保留"肉人儿"指体态丰腴者(来源: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四、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特殊修辞场合,常见于武侠小说及道教养生文献,指未修炼的普通身躯。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注疏本中,偶见借指气血充盈之体(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校注》)。

网络扩展解释

“肉人”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传统医学中的定义

在中医典籍《灵枢经·卫气失常》中,“肉人”指体型肥壮且皮肉结实的人群,与“肥人”“膏人”并列为三种肥胖体质。其特点是“上下容大”,即全身匀称丰满。

二、宗教与文学中的引申义

  1. 凡俗之人的代称
    晋代葛洪《神仙传·壶公》以“肉人”指未修炼的凡夫,与仙人形成对比,如“肉人无知,积罪却厚”。此用法在道教文献中常见,强调肉体凡胎的局限性。
  2. 文学中的戏谑或贬义
    如《儿女英雄传》用“肉人”形容普通人,隐含对世俗状态的调侃。

其他非主流解释

部分低权威性资料提及方言中“肉人”指懦弱者(如“办事不利索”),或日本传说中的妖怪形象,但这些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需谨慎采纳。

“肉人”的核心含义集中于中医体质分类和宗教文学中的凡俗指代,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傍尊边俸躃踊常馔捶扑促疾错忙戴日戴斗砥绩抖劲端称掇赚方中蜚禽閤子构厦黑彪龁吞话不投机黄钟贾风交杯酒机会旌戟久束湿薪客卒賫盗亮头缭缭立契立钦钦六漠乱人辂车论客没中对民生凋敝墓场闹闹穰穰槃互蓬阙频传潜师巧历清唱亲家翁齐年生遒豪拳石蘧车热心快肠韶光生次世绪肆慢悚戴讼阁淌湘庭旅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