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恶如崩的意思、从恶如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恶如崩的解释

亦作“ 从恶若崩 ”。谓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北齐书·幼主纪》:“语曰:‘从恶若崩’,盖言其易。” 清 顾炎武 《留书与山史》:“家计渐窘,世情日薄,而 乌衣 子弟,若復染寻常百姓之习,则从恶如崩,不可復振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从恶如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óng è rú bēng,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堕落或作恶时,如同山体崩塌般迅速且难以挽回。

详细解析:

  1. 出处与来源
    该成语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以“登山”比喻行善的艰难,以“山崩”比喻作恶的轻易。后常被用于警示人们保持德行需谨慎,如清代顾炎武在《留书与山史》中引用:“若复染寻常百姓之习,则从恶如崩,不可复振矣。”。

  2. 结构与用法

    • 语法:主谓式结构,常作宾语使用,含贬义。
    • 近义词:从恶若崩(强调作恶的快速性)。
    • 反义词:从善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善言)。
  3. 深层寓意
    成语通过自然现象暗喻人性弱点:行善需长期坚持(如登山般费力),而堕落却可能因一时放纵迅速发生(如山崩般不可收拾)。朱熹曾评论:“做好人不易,要时刻警醒自己”,进一步强化了其道德警示意义。

  4. 历史与扩展
    《国语》中以夏、商、周朝代的兴衰为例,说明“从恶如崩”的后果:夏朝因孔甲荒淫四代而亡,商朝因帝甲堕落七代而灭,印证了“向恶易如崩塌”的规律。

此成语不仅是对个人修身的劝诫,也常用于分析群体或国家的衰败,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其生动的比喻和深刻哲理,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中警示道德滑坡的经典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从恶如崩》的意思

《从恶如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旦堕入邪恶之中,就会像山崩地裂一样无法挽回,形势极其严重。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罪恶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不可估量。

拆分部首和笔画

《从恶如崩》这个成语共有4个汉字,分别是“从”、“恶”、“如”和“崩”。

其中,“从”字的部首是“人”,笔画数为4。

“恶”字的部首是“心”,笔画数为8。

“如”字的部首是“女”,笔画数为6。

“崩”字的部首是“山”,笔画数为10。

来源

《从恶如崩》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其中,“游必有方”意为出游必须有所限制和规划。

后来,这句话中的“必有方”被引申为做什么事必须有规矩、有限制。再后来,这个意思进一步演变成如果做坏事,那就会遭到毁灭性的后果,就像山崩地裂一样。

繁体

《从恶如崩》的繁体字为《從惡如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从恶如崩》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1. 他从小学习不好,如今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可谓是《从恶如崩》。

2. 这个国家的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正处于《从恶如崩》的边缘。

组词

相关的组词有:恶行、崩溃、从恶、如崩。

近义词

近义词有: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反义词

反义词为:从善如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