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财贿的意思、财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财贿的解释

(1).财货;财物。《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 郑玄 注:“财,泉穀也。”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 马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未尝如 狄 之入 卫 ,财贿牲畜荡然一空焉。”

(2).指俸禄。 唐 韩愈 《进学解》:“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财贿"是汉语中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财"指金钱、物资的总称,《说文解字》释为"人所宝也"(《说文解字》卷六);"贿"本义指财物,《周礼·天官·大宰》郑玄注:"布帛曰贿"。《汉语大词典》将二字合训为"财物"(《汉语大词典》第10册),特指具有流通价值的资产。

二、文献应用特征

该词在典籍中呈现双重语义指向:

  1. 中性表述财富:《左传·隐公十一年》"凡而器用财贿"指日常物资储备;
  2. 含贬义指非法所得:宋《册府元龟》"隐没财贿"特指官吏贪墨之财。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界定为书面语词汇,多用于法律文书和历史文献,指代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获取的金钱财物。在司法语境中常与"贿赂"构成近义关联,但"财贿"更侧重物质实体,"贿赂"强调行为过程。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注》《周礼注疏》等权威辞书,例证源自《十三经注疏》及历代典章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财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ái huì,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财货、财物
    指具体的金钱或物质财富,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周礼·天官·大宰》中提到“以九赋敛财贿”,郑玄注“财,泉谷也”,意为通过赋税征收财物。

  2. 俸禄
    指官员或职位的收入、待遇。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卑”,即讨论俸禄多寡与职位高低的关系。


二、延伸与争议

部分现代释义(如)将“财贿”解释为“用金钱财物行贿”,强调以利益谋取私利的行为。这一含义可能是对古代词义的引申,但需注意:


三、古籍例证

建议需要深入考证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解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毳拜堂傍边儿瓪瓦拔头彩色片蚕笼尘机垂丝毳饭低眸鼎轴丢份儿反叛丰采封戎疯子院粉剂附加费皋傅告奸高抗供养功泽广爽鬼浑鹤头书红绿灯回潮笳寒骄虚揭载金舄迹射畿驿窠臼裂陕六出龙鸾内辅平一破命气尽戚裔雀噪屈威睿监鋭身上偻省声蛇珠雀环事际私心自用天无二日通旷无识闲盘儿小冯君小壶天泻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