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出师无名的意思、出师无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出师无名的解释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擭穽,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出师无名”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采取军事行动或重大举措时缺乏正当的理由或道义依据。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权威引用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出兵征战没有正当的名义,后泛指行事缺乏合理依据或正义性。

    例: “若师出无名,则难以服众。”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2卷,第321页。

  2. 引申义

    泛指行动缺乏合法性或道德支撑,易引发质疑。

    例: “改革若出师无名,恐遭舆论反噬。”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第189页。


二、历史出处与典故

此成语典出《汉书·高帝纪上》。刘邦在讨伐项羽时,以“出师无名”指责对方违背道义: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意为缺乏正当理由的军事行动难以成功。

来源:《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用法解析

  1. 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常作谓语、定语,多含贬义。

    例: “此举出师无名,恐失民心。”

  2. 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
    • 反义词: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四、现代应用场景

在当代语境中,该成语广泛用于批判缺乏合法性的政治、商业或社会行为:

案例:国际事务中,某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军事干预,被谴责为“出师无名”。

来源:人民网时评《道义合法性是现代行动的基石》(2023年6月)。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
  4. 《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网络扩展解释

“出师无名”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其核心含义及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拼音:chū shī wú míng
结构:主谓式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常用于批评缺乏正当理由的军事行动或处事行为。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唐初高丽权臣莫离支弑君暴政,唐太宗欲出兵讨伐,群臣认为其暴行已激起民愤,此时出兵并非“无名”(即具备正当理由),但最终未获多数支持,成语由此引申出“缺乏正当出兵理由”的含义。

近义与反义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军事领域或比喻性语境。例如:

关联成语辨析

需注意与“师出无名”的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

百疏北帝别姓鼻皻巉峭趁势冲炎鉏刬撢持东偷西摸犊裩多物峎崿发胶返转革皮够瞧诡令汉策欢醼环翊绘影绘声弧剌虎皮羊质俭鄙湔祓积善极则必反菊水聚众滋事来不得楞怔怔连保丽瞩龙猪率更书明晳凝澄炮笼棚菊偏宫恰来缺如日官蕤宾申释蚀剥世济其美摔阔牌子黍稷绥旍唐贡痿厥无籍无所不作无天小舅子销用小幼下坡不赶,次后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