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冗局”。指多余的机构。 宋 李纲 《理财论下》:“今若罢冗局,省吏员,一切务为揫敛之计,则邦用可以不劳而告足。”
“宂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引用 该词可见于宋代文献,如李纲《理财论下》提到“罢冗局,省吏员”,主张精简冗余机构以节省开支。
三、相关扩展
建议:若需深入理解,可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分析。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验证。
宂局(mǐng jú)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部首宀和局组成。宀是表示房屋或房顶的部首,局是指朝廷内外的办公机构,引申为公职、官府的意思。
宂局是由“宀”和“局”两个部首组成。宀(mian)是表示屋顶的部首,有3个笔画;局(ju)是指机关、办公机构的部首,有7个笔画。
宂局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是汉字演变中的产物。在繁体字中,宂局的写法为「宀局」。
在古代汉字中,宂局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宀通常表示房屋,而局表示机构或办公之意。
1. 学校是一个宂局,管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2. 市政府是地方政府的一种宂局形式。
宂局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
1. 宂局长(mǐng jú zhǎng):指机关部门的负责人。
2. 官宂局(guān mǐng jú):指官府或公职权力机关。
近义词:
1. 官署(guān shǔ)
2. 官府(guān fǔ)
3. 机关(jī guān)
反义词:
1. 百姓(bǎi xìng)
2. 民间(mín jiān)
3. 民众(mín zhòng)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