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饥的意思、朝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饥的解释

亦作“ 朝饥 ”。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飢” 汉 郑玄 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飢, 马瑞辰 通释:“《韩诗》《説文》 二徐 本作‘饥’。”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擥以遗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飢。”


见“ 朝飢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饥”是汉语古语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汝坟》,原指清晨空腹时的饥饿感,后引申为对情感或欲望的强烈渴求。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朝”即早晨,“饥”指饥饿,组合后字面意为“早晨的饥饿”,但在文学语境中常作象征性表达。例如《毛诗正义》提到“惄如调饥”中“调饥”即“朝饥”的通假用法,形容思念之情如晨起未食般急切。

从语义演变看,“朝饥”在唐宋诗词中多用于隐喻。白居易《采地黄者》写“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虽未直用该词,但描绘的劳苦饥饿场景与之意境相通。宋代《广韵》将其归入“饥”部,强调其与生理需求的关联性。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考据“饥”字本义,佐证了该词构成的内在逻辑。

现代汉语中,“朝饥”已属罕用词汇,但在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学术著作中仍有出现。如中华书局《诗经注析》指出,该词反映了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具有社会史研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部分方言区保留的类似表达,印证了该词的历史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朝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朝饥”指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字面意为“清晨的饥饿”。该词由“朝”(早晨)和“饥”(饥饿)组合而成,常见于古代诗文,用于描述生理感受或隐喻生活困顿。


二、文学与历史引用

  1. 《诗经》与郑玄注
    《诗·周南·汝坟》中“惄如调饥”一句,汉代郑玄注解为“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将“朝饥”比喻思念之切,如同清晨饥饿般迫切。

  2. 唐代诗文中的运用

    • 杜甫《述古》诗:“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通过“朝饥”反映民生疾苦。
    • 贾岛《朝饥》一诗(出自《全唐诗》),直接以“朝饥”为题,描述自身清晨饥饿的体验,侧面映射社会贫困。

三、延伸与社会背景

“朝饥”不仅指生理饥饿,在文学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


四、词源与变体

“朝饥”是一个兼具写实与象征的词汇,既描述具体生理状态,又承载了文学与社会层面的深层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抱诚守真避荒缠惹崇卑串客存聚大礼堂诞布蛋青色犊儿二竪发懵仿冒泛阶范物奉公守法奋荣共财过晌汉臯皓衣鼲鼠减薄角钱悸颤继古开今祭厉巨屦叩头夸衒枯葑劳承离苦卵黄懋戒髦秀门墩名画摸排末日审判宁贴劈柴钱串子轻机倾家竭产清肃槭槭泉韵肉丝入骨省禁射贴死魂铁器顽横苇钥诬谤闲飰小除夕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