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奥地利的意思、奥地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奥地利的解释

中欧内陆国。面积839万平方千米。人口8039万(1994年)。首都维也纳。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境内,多瑙河流经东北部。气候由温带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经济发达。工业部门多。农林牧业并重。旅游业兴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奥地利(Àodìlì)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其汉语名称具有明确的词源与地理指代意义。以下是基于词典释义与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与词源

  1. 音译专有名词

    “奥地利”是德语“Österreich”的音译,直译为“东方王国”(“öst”指东方,“Reich”指王国)。汉语通过音译方式固定该名称,专指中欧这一主权国家。

  2. 地理标识

    指位于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脉东麓的内陆国,首都为维也纳,官方语言为德语。其国土与德国、捷克、匈牙利等八国接壤。


二、国家概况(权威数据补充)

  1. 政治体制

    实行联邦议会共和制,由9个联邦州组成,为欧盟成员国之一。

  2. 经济与文化地位

    • 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居全球前列,以精密机械、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 文化:被誉为“音乐之国”,是莫扎特、舒伯特等作曲家的故乡;维也纳金色大厅为世界级音乐殿堂。
  3. 人口与面积

    据联合国2023年数据,人口约900万,国土面积83,879平方公里(世界第113位)。


三、文化认知与汉语语境关联

在汉语中,“奥地利”常与以下文化符号关联: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外交部官网:奥地利国家概况
  2. 联合国人口统计数据库
  3. 欧盟委员会官网:成员国信息
  4. 世界银行公开经济数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6. 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官方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

奥地利(德语:Österreich,英语:Austria)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中文译名源自其英语名称“Austria”的音译。以下是关于国名及国家概况的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国名释义

中文“奥地利”为音译,无实际字面含义,但可拆解为:

其德语国名“Österreich”源自公元996年文献中“Ostarrîchi”,意为“东部王国”,指代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东部边疆地区。

二、国家概况

  1. 地理位置
    奥地利位于中欧内陆,国土面积约8.39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吉林省相近),东接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西靠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连德国与捷克。

  2. 行政区划与首都
    全国划分为9个联邦州,下设129个市、区。首都维也纳(德语:Wien)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多瑙河穿城而过。

  3. 自然与气候
    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东北部为多瑙河平原。气候兼具海洋性与大陆性特征,1月均温-2℃,7月均温19℃。

  4. 政治与经济

    • 实行议会制共和制,1955年确立永久中立国地位。
    • 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超4.5万美元(2016年数据),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工为主,旅游业占重要地位。
  5. 历史与文化
    12世纪形成公国,1867年与匈牙利合并为奥匈帝国。1918年成立共和国,经历二战被吞并后于1955年恢复独立。音乐文化享誉全球,孕育了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

三、国际地位

奥地利是欧盟创始国之一,1995年加入欧盟并签署《申根协定》,1999年启用欧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来源如政府官网或百科全书。

别人正在浏览...

犴户揞揜拜首半壁保姆被筩不虞之誉猜克储稸促界大熟钓鳌地面灌溉地螾动能定理断竭朵觋泛舟发宪布令更唱叠和海航合卺坏包艰巨纪过谨忠絶处峻拒跨灶枯壤两説料丝镫龙草笼纱论辩风生鲁日木椹拿顶逆覩啓迪寝食三曲山辣折征式样首参受记熟火鼠市死相松雪挑逗推斥颓萎涂林皖公山晚憩无敢斜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