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茅赋的意思、茅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茅赋的解释

指封土及其赋敛。《北史·裴叔业等传论》:“举地而来,功诚两茂,其以大启茅赋,兼列旄旟,固其宜矣。”《陈书·高祖纪下》:“茅赋所加,宜遵旧典。”《陈书·周敷传》:“可存其茅赋,量所賻卹,还葬京邑。”参见“ 茅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茅赋”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分封制度及赋税相关。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1. 基本释义
“茅赋”指封土及其赋敛,即古代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诸侯时,连同土地上的赋税征收权一并授予。该词常见于《北史》《陈书》等史籍,如《陈书·高祖纪下》提到“茅赋所加,宜遵旧典”,强调分封土地需遵循典章制度。

2. 词源与构成

3. 延伸用法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茅赋”是文人批判社会不公的文体,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对“赋”作为文学体裁的误读,需谨慎采用。

建议:查阅《北史》《陈书》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以获取更精准的历史语境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茅赋》的意思

《茅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茅”指的是一种植物,而“赋”意为赋予、表达。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用茅草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作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茅赋》的两个字可以分别拆解为:

• “茅”由两个部首组成,上面是“艹”,代表植物;下面是“矛”,表示弯曲。

• “赋”由四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讠”,表示言语;上面是“贝”,代表财富;右边是“车”,表示交通;下面是“走”,表示走动。

整个词语共有6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茅赋》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最初是指用茅草编织的草席。慢慢地,人们将这种草席与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作品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茅赋”一词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茅赋”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词语“茅赋”保持着与现代汉字相似的书写方式,没有明显的差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笔画和形状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汉字的形态逐渐定型。

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茅赋”的例句:

• 他以一篇优美的茅赋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这首茅赋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慨。

• 他用茅赋赞颂了英雄的事迹和伟大的历史功绩。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与“茅赋”相关的其他词语有:

• 组词:茅台(指一种出产于贵州的白酒);茅草(指一种常见的植物)。

• 近义词:诗歌、赋诗、赞美文。

• 反义词:散文、日记、议论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