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歧路灯》第六二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於不义。” 巴金 《秋》三九:“ 梅 因吐血而死。现在年轻的 枚少爷 又在吐血……又是一个悲剧,他们仍然只有束手旁观。”
“束手旁观”并非现代汉语中的标准成语,可能是“袖手旁观”与“束手无策”的混淆或误写。以下是两个成语的详细解释,供参考:
字面含义:将手藏在袖子里站在一旁观看。
深层含义: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置身事外,既不参与也不协助。
出处: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中“巧匠旁观,缩手袖间”一句演化而来。
用法:
近义词:冷眼旁观、坐视不理
反义词:拔刀相助、挺身而出
含义:像手被捆住一样毫无办法,形容遇到问题时毫无解决能力。
结构分析:
近义词: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反义词: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束手旁观》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含义为对事态的发展持袖手旁观的态度,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表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的部首是“木”,总笔画数为七画。
《手》的部首是“手”,总笔画数为四画。
《旁》的部首是“方”,总笔画数为五画。
《观》的部首是“见”,总笔画数为十一画。
来源: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一个典故。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官员目睹了一个不公正的事件,但却选择了对此束手旁观。后来,这个典故被形容为一种袖手旁观、不干涉的态度,由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繁体:
《束手旁觀》(以繁体字形式书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束》、《手》、《旁》和《观》四个汉字组成,保持了相同的意义。
例句:
1. 在面对不公正的行为时,我们不能束手旁观,应该勇于正义。
2. 这个社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不能光是袖手旁观。
组词:
参观、观察、目观、视观、局外人。
近义词:
袖手旁观、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反义词:
积极干预、主动介入、果断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