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度的意思、屈光度的詳細解釋
屈光度的解釋
[diopter] 透鏡對于光線的折射強度
詞語分解
- 屈的解釋 屈 ū 使彎曲,與“伸”相對: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彎曲和伸直,引申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低頭,降服:屈服。屈從。威武不屈。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才。屈就(受
- 光度的解釋 恒星或其它天體光源的輻射量,通常以太陽的輻射強度或以厘米;克;秒制單位來表示詳細解釋.光明吉慶的征兆。《文選·班固<典引>》:“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遺章。” 李善 注:“未有告之以光明之度,而遺其
專業解析
屈光度是光學領域中用于定量描述透鏡或透鏡系統對光線折射能力(或稱聚焦能力)的物理量。它既是光學儀器的核心參數,也是眼科醫學中衡量視力矯正需求(如近視、遠視、散光)的關鍵指标。
一、核心定義與物理意義
屈光度(Diopter,符號通常為D)定義為透鏡焦距的倒數。其計算公式為:
$$
D = frac{1}{f}
$$
其中:
- $D$ 代表屈光度(單位:D 或 m⁻¹)
- $f$ 代表透鏡的焦距(單位:米,m)
這個公式表明:
- 焦距越短,屈光度越大:透鏡使光線偏折(折射)的能力越強。例如,一個焦距為 0.5 米的凸透鏡,其屈光度為 $1 / 0.5 = 2.00 D$;而一個焦距為 0.25 米的凸透鏡,屈光度為 $1 / 0.25 = 4.00 D$,後者的聚焦能力更強。
- 正負號表示性質:
- 正屈光度(+D):表示凸透鏡(會聚透鏡),用于矯正遠視眼(老花眼)。
- 負屈光度(-D):表示凹透鏡(發散透鏡),用于矯正近視眼。
二、在眼科醫學中的應用
在視力矯正領域,屈光度直接關聯眼鏡或隱形眼鏡的度數:
- 近視度數:指所需凹透鏡的屈光度數值(負值)。例如,“近視 300 度” 通常指需要配戴屈光度為-3.00 D 的凹透鏡。
- 遠視/老花度數:指所需凸透鏡的屈光度數值(正值)。例如,“老花 200 度” 通常指需要配戴屈光度為+2.00 D 的凸透鏡。
- 散光度數:散光矯正也需要用屈光度來表示柱鏡(散光鏡片)的度數(可為正或負)和軸向。
三、單位換算與常用表達
- 1 屈光度 (1 D) = 100 度:這是日常生活中“眼鏡度數”與光學單位“屈光度”之間的換算關系。因此,-3.00 D 的眼鏡常被稱為“300 度近視鏡”。
- 表達方式:屈光度通常精确到小數點後兩位(如 -4.25 D)。在驗光單上,球鏡度數(近視/遠視)、柱鏡度數(散光)和散光軸向均會明确标出。
四、國家标準依據
屈光度的定義和使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 10810.1-2005《眼鏡鏡片 第1部分:單光和多焦點鏡片》 中有明确規定。該标準為眼鏡鏡片的光學參數(包括頂焦度,即屈光度)提供了技術規範和測量方法,是行業和醫療實踐的重要依據。
權威參考來源:
- 《眼科學》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作為醫學教育的标準教材,系統闡述了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原理及屈光度在矯正中的應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 GB 10810.1-2005: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對眼鏡鏡片的屈光度(頂焦度)等關鍵光學參數做出了權威定義和規範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屈光度是衡量光線折射能力的物理單位,主要用于描述眼睛或透鏡的屈光特性。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屈光度(Diopter,符號D)是光焦度的單位,定義為平行光線經過屈光物質後聚焦在1米時的屈光力為1D。其計算公式為:
$$
D = frac{1}{f}
$$
其中$f$為焦距(單位:米)。例如,焦距0.5米的透鏡屈光度為2D。
二、眼科應用
-
屈光狀态分類
- 正常:焦點落在視網膜上(無屈光度)
- 近視:焦點在視網膜前(負屈光度,如-3.00D)
- 遠視:焦點在視網膜後(正屈光度,如+2.50D)
- 散光:未形成單一焦點(屈光度含軸向參數)
-
影響因素
包括眼軸長度(過長導緻近視)、角膜曲率(異常引起散光)、晶狀體調節能力等。
三、實際意義
- 眼鏡度數:框架眼鏡的鏡片度數即屈光度,如-5.00D對應500度近視。
- 眼球形态關聯:同一材料的凸透鏡,曲率越大屈光度越高,類似高度近視的眼球更突出。
四、測量方法
通過視網膜檢影、電腦驗光或綜合驗光儀檢測,需由專業機構完成。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檢測流程或個性化配鏡建議,可參考來源、2、8等權威醫學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褒善貶惡背鳍犇忙不刊之論不妥柴毂吹吹拍拍疵釁打樁機奠饋調拳疊嶂層巒都布獨着娥媌防慮風號雨泣封租坿和鴿籠更何況割舍的官牛古邈海法韓令貨蔔郊寒島瘦腳傭潔齋诘證金友玉昆救人救徹,救火救滅絶壑醵餞抅繩愧栗廊宇亂下風雹論課買賣經難吃難兄難弟批抹評賞破執搴手且慢逑好榮敷柔指神婆收捕條翮晚邏婉商仙郎笑菌曉字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