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卖货物。 宋 叶适 《实谋》:“今天下之财,其为緡钱者,茶、盐、榷货以二千四百万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创榷货抽釐之制,藉资军餉。”
榷货(què huò)是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一个重要术语,特指由国家垄断经营、专营专卖的特定商品。其核心含义是国家对某些利润丰厚的物资实行专卖制度,禁止私人自由买卖,由政府统一管控产销以增加财政收入。
“榷”的本义
指水上横木(独木桥),引申为“专营”“垄断”。《说文解字》释“榷”为“水上横木,所以渡者也”,后衍生出“专卖”义,如《汉书·武帝纪》“初榷酒酤”即指酒类专卖。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货”的含义
泛指商品、财物。《尚书·洪范》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汉代郑玄注“货,金帛布粟之总名”。
来源:《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榷货制度在宋代最为典型,政府设立“榷货务”机构,对盐、茶、矾、酒等大宗商品实施专卖:
来源:脱脱《宋史·食货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榷货制度是古代财政的重要支柱。据《文献通考》载,北宋熙宁年间榷货收入占国库总收入近半,但长期垄断也导致腐败、黑市泛滥等问题。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即试图改革榷货体系以平抑物价。
来源:马端临《文献通考·征榷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现代辞典中,“榷货”明确指代“国家专卖的商品”。如《汉语大词典》释义:“官府专卖的货物。《宋史·食货志》:‘自榷货而分置四司。’”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6卷页1283。
“榷货”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由政府专营或专卖的货物,常见于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榷货”即“专卖货物”,其中:
历史背景
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后为历代王朝沿用。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专卖制度的具体政策或演变,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如)。
半夜冰轮测字侪匹阊阖风初生之犊挡木抖搐断章取义嚲懒方便门芳心風聲賤人附肩干烈高崔高估龟组姑婆韩愈皓发横戟槐市桓表鉴定会讲众监趣角酒积淀疚心君子人开梧澜澜玲珑剔透灵脩蔍苴慢戾贸买篾帽命禾模棱首幕后腻虫辟戾千金躯谦良擒纵机构乳糖埽眉才説短论长探骑讨檄通谈驼峰拖拉机外衅温谷相让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