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ppraise sth.through discussion]∶评论是非
(2) [discuss;consult]∶商量;商议
与他评议
(1).经议论而评定;评论。《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无牢狱,有罪,诸加评议便杀之,没入妻子为奴婢。” 唐 权德舆 《唐故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铭序》:“ 李公 尝称公交道之深,评议之正,天下之人,以为知言。” 清 焦循 《阮中丞得陶陵鼎送置焦山邀同人以诗媵之》:“从此鼎入山,烟霞自深匿,评议任游人,永勿堕货殖。”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不好评议。”
(2).商讨;商议。 宋 司马光 《答彭朝议书》:“足下位为朝大夫,任为部刺史,於朝政闕失,民间疾苦,愿不惜以时上闻,俟禁中降出,得与诸公评议协同者,即行之。”《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评议”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动词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集体讨论或专业分析对事物进行评价判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通过讨论做出评定”,包含以下三个语义层次:
一、词义解析
二、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中“朝堂评议”的记载,本义为官员在朝廷讨论政事。唐宋时期发展为包含“评断是非”“议定等级”的双重含义,明清时期在民间契约文书中广泛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集体性与判断性的核心语义特征(《汉语词源考》第3卷)。
三、应用范畴
“评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场景下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评论与商议
“评议”指通过议论对事物的是非、价值等进行评定,或通过商讨达成共识。例如:“经过专家评议,这项发明获得专利”。在日常语境中,常用于对公共事务、工作成果等的讨论,如“群众评议政府工作”。
法律场景中的特殊含义
在司法领域,“评议”特指法庭辩论后,合议庭成员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讨论并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例如:“合议庭评议案件需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程序性与客观性
评议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强调客观公正。例如学术评议需依据数据,司法评议需记录不同意见并签名存档。
应用场景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定义、法律解释及使用场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相关来源。
白蜡明经崩离徧安并轨不食怅怳超放岛瘦郊寒大熟调鹰肚带度世方轩分词氛祅傅相歌云拱手而降工业电视滚被寒来暑往会饭绛府兼官及冠汲路晶天近易赍排寂天寞地絶新郎君子弟亮詧凌霄孪子论箸驘军露天矿履径密量攀傅片儿丕然黔灶倾风倾筐濡褐三极上本赏工生房尸车树蕙太一坛天子门生猥催危难纹丝不动杌凳谐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