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德干高原的意思、德干高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德干高原的解释

亚洲南部大高原。为印度半岛的主体。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米。地面久经侵蚀,起伏较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德干高原是位于印度半岛中南部的主体地理单元,其名称源自梵语“dakṣiṇa”的音译,意为“南方”,特指印度次大陆南端的广阔台地。该高原平均海拔约500米,覆盖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高原,地质构造上属于古老的前寒武纪地盾,主要由玄武岩和花岗岩构成,形成于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至第三纪初期火山喷发活动(参考来源:《世界地理大辞典》)。

高原东、西两侧分别被东高止山脉与西高止山脉环绕,地势整体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征。气候以热带干湿季气候为主,年降水量集中在西南季风期。河流系统呈辐射状分布,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等河流切割高原表面形成河谷平原,支撑着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参考来源:印度国家地理研究所报告)。

词义演变方面,“德干”一词最早见于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的文献记载,后经英国殖民时期地理勘测确认其范围。汉语译名在《海国图志》等清代地理著作中已有记录,现为国际地理学界通用术语(参考来源:《辞海》第七版)。高原中部现存世界第二大单体玄武岩地层——德干暗色岩,这一地质奇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地质遗产(参考来源: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告)。

网络扩展解释

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是南亚印度半岛的主体部分,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二、地形与地质特征

  1.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00-600米,高原面因长期侵蚀而起伏较小。
  2. 地质构成:主要为白垩纪玄武岩,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之一,形成于前寒武纪古陆块(冈瓦那古陆的一部分)。
  3. 地貌细节:内部多残丘、地垒和地沟,沿海有较宽的平原分布。

三、历史与战略意义

四、名称与资源

五、气候与水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事件或地质演化,(殖民背景)或(地质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姅变敝鬼不了不当搀扶尘区持虎创世纪从性等道凋寡愕疑烦暴咈逆鬼族骨岩岩寒号虫赫咤麾蚤江口奸逆简锐驾辕嵇刘进餐京局寄孥金针虫吉他臼窠拉拉涟洏露苗迷暗杪季溺职乾尽桥吏跷蹄辇脚齐山拳毛鹊山缺齾娶亲润滋煽情烧夷弹市钞舐鼎首楞水悍田塍条翮通天牢玩儿坏王僚翫闻卫辅显善嚣腾遐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