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导人们有无相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穡,劝分,此其务也。” 杜预 注:“劝分,有无相济。” 杨伯峻 注:“劝分者,劝其有储积者分施之也。”《国语·晋语》:“懋穡劝分,省用足财。” 韦昭 注:“劝有分无。”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凶年飢岁,发廩賑贷,不待劝分。” 清 黄宗羲 《赵州李公救菑记》:“从来救菑之法……曰发仓廪,曰劝分,如此而已。”
“劝分”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劝导人们有无相济,即鼓励互相帮助、共享资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国语·晋语》提到“懋穡劝分,省用足财”,韦昭注:“劝有分无”,进一步印证其倡导共享的核心思想。
劝分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劝”字的部首是言,总共有7画;“分”字的部首是刀,总共有4画。
劝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法律文书,用于劝告犯罪分子自首或认罪,并积极配合调查。
在繁体字中,劝分的“分”字写作「份」,只是形状稍有差别,其他意义和用法相同。
在古代,劝字曾被写作「勸」,在金文和大篆时期的字形相对复杂。而「分」字在古时候的写法则有多种,如「份」、「分」等,并且这些形体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
1. 他的朋友们劝分他远离危险的环境。
2. 我劝分你好好考虑一下这个机会。
3. 她无奈地劝分他抛弃那些坏习惯。
劝告、劝诫、劝慰、分手、分析、分割。
劝说、劝导、劝勉。
怂恿、怠惰、迁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