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书画诗文的笔力刚健严整。 明 李东阳 《明故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黎公先生行状》:“有《龙峰集》若干卷,楷法遒整。”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一路题诗到海南,定比来时更遒整。”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沉鹿坪师》:“公生平所作制艺,不下数千首,诗古文辞,亦遒整有法。”
“遒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书画诗文等艺术领域的风格特点,具体解释如下:
指书画、诗文等创作中笔力或风格的刚健严整。该词强调两种特质:
文学与书法
常见于古籍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例如:
应用范围
多用于描述书法、诗词、文章等艺术形式的结构严谨与笔力雄健,较少用于日常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龙峰集》或清代文人诗作集。
遒整(qiú zhěng)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事物整齐、有秩序、有条理。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容貌、言谈举止等方面的整齐和有序。
遒整的部首是辵(辶),总共有12个笔画。
遒整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传》中。后来在中国古代文献和诗词中都有使用。
遒整的繁体字是「遒整」。
在古代,「遒整」的写法有时会稍有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使用了「遒」的形式。这只是字形的差异,意思和发音都是一样的。
1. 她的头发非常遒整,每一根都排得整齐有序。
2. 四周的书架整理得相当遒整,看上去非常整洁。
1. 遒劲:形容行动有力、有韧劲。
2. 整齐:指事物排列井然有序,没有杂乱无章的状况。
3. 有序:指事物按照一定规则或次序排列,具有秩序。
整洁、有条理、井然有序
杂乱、凌乱、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