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秋砧的意思、秋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秋砧的解释

秋日捣衣的声音。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 江 城下枫叶, 淮 上闻秋砧。”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野树攲还倚,秋砧醒却闻。” 清 姚潜 《山寺夜宿》诗:“天风吹不歇,高阁响秋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秋砧是汉语古典文学中的典型意象,由“秋”与“砧”组合而成,字面指秋季捣衣用的石板,深层蕴含思乡怀人、岁月流逝的悲凉情感。其释义与文化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基础释义

  1. 秋:季节名,农历七月至九月。《说文解字》释为“禾谷熟也”,引申为萧瑟、凋零的象征。
  2. 砧(zhēn):捣衣石或捶砸物品的石板。《广韵》注“捣石”,《玉篇》称“杵之质也”,是古代捣练制衣的必备工具。

    合义:秋日捣衣的砧石,特指寒衣制备时节妇女的劳作场景。


二、文学意象与情感象征

在诗词中,“秋砧”超越实物功能,成为承载离愁的经典意象:


三、文化语境与历史关联

“秋砧”扎根于古代社会生活: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
  3. 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4. 李昉等编. 《文苑英华》. 中华书局, 1966.
  5. 杜佑. 《通典·兵典》. 商务印书馆, 1935.

(注:因部分古籍原书无网络链接,此处按学术规范标注文献来源;《全唐诗》《文苑英华》等可于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国学大师在线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秋砧”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其解释和文学内涵可综合如下:

词义解释

文学出处与用法

  1. 最早记载:源自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通过捣衣声的急促表现秋夜的寂寥。
  2. 唐诗中的意象:
    •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
    • 杜甫《九日》:“野树攲还倚,秋砧醒却闻”; 这些诗句将秋砧与枫叶、野树等意象结合,烘托离愁别绪或思乡之情。

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更多例句及详细注释可查看:沪江词典、查字典、汉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合傲慢包揽词讼包心菜并吞不大离不懂装懂卜居层掖憧憬词门打短工的留的立颠溺对应分色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官族过到过患黑家鼠呴吁鹄板霍然而愈火绳笺启解冻水接气救正慷他人之慨愦闷流蔼六味柳眼龙元卖庸马头孃默符目断怒火中烧炮舰蹊迳青年近卫军侵取穷絝屈蟠乳突属曹琐结贪醟同蒿踠跌微步帏幌温语无辱下苦橡皮钉子枭雉小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