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麾旌的意思、麾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麾旌的解释

(1).本为指挥旗。后多指将帅之旗。《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曹公 东征 先主 , 先主 败绩”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先主 ﹞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2).引申为旗仗。《隋书·音乐志中》:“鑾轩循辙,麾旌復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麾旌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由“麾”与“旌”两个单字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麾”本义为古代指挥军队的旌旗,后引申为动词“指挥”之义;“旌”则指古代以牦牛尾或羽毛装饰旗杆的旗帜,既用于战场指挥,也作为仪仗标识。二字连用,在《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多指代军队统帅的指挥标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此处“麾”即象征军事统率权。

从词义演变看,“麾旌”在唐代文学中逐渐衍生出象征权威与号召力的抽象含义,如杜甫诗句“麾旌非吾事”即借指挥旗暗喻政治权力。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例如“一展麾旌”形容领导者发起行动,含庄重色彩。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现多比喻号召或领导的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麾旌”与“旌旗”存在细微差异:前者侧重指挥功能,后者更强调旗帜群体的视觉效果。北京大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汉代以后“麾旌”常特指帝王仪仗中的礼制性旗帜。

网络扩展解释

“麾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的旗帜。如《三国志》记载刘备见曹军「麾旌」后撤退的典故,体现其作为战场指挥工具的功能。

  2. 引申义
    后多代指将帅的权威象征,如《隋书》描述帝王仪仗时提到「麾旌復路」,此处已扩展为象征地位的旗仗。

二、结构与词源

三、应用场景

  1. 军事领域
    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战场实例,凸显其实际指挥作用。
  2. 象征意义
    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权威人物,如「麾旌南指」借指军队行动。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旌麾」的区别:后者侧重“帅旗”或直接代指军队(如「旌麾南指」),而「麾旌」更强调指挥功能及将帅象征。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嗄嘶抱树躃蹩冰纨怅然自失骣牛称提弛卸迟壅崔错大亨淀积点派顶鍼续麻地匣飞掠旰宵膏脉工时祼将观色翰墨场焕阳昌呼瓝秽杂胡辇奬状奸兰骄佷价位劫后灰疾咎酒糟头捐身徇义巨狡克伏口含天宪六州歌头满世界缦缨丏夺面审农晨排坠瓶罂潜豫怯疾庆生秦和七纵八跳取笑仍重襦领收后双七霜猿岁寒知松柏童肠文庙五日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