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述而》:“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 丘 之祷久矣。’”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 唐 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兹山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 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子是谨祝金仪,益誓 丘 祷,以谢兹山之灵秀;刻铭贞石,兼补前贤之未述。” 南唐 陈陶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梯穷闻戍鼓,魂续赖 丘 祷。”
“丘祷”是一个源自《论语》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如下:
基本含义与出处
该词出自《论语·述而》,记载孔子生病时,弟子子路请求为他祈祷,孔子回答“丘之祷久矣”(我早已在祈祷了)。后人据此以“丘祷”代指祈求消灾祛病的行为。
词语构成与象征意义
使用场景与文学引用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如:
现代语境中的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口语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学研究或仿古创作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象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论语》原文及相关唐代诗文作品。
《丘祷》是一个词语,表示在丘陵地带祈祷或者祭祀。这个词通常是用来形容古代人们在山丘地区举行的祭祀仪式,祷告的意义也包含其中。
《丘祷》的拆分部首是丶(丨),这个部首通常用于表示关于土地和田地的事物。在《丘祷》这个词中,第一个字的拆分部首是乙(一)。
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的规则,我们可以知道《丘祷》这个词一共包含了5个笔画。
《丘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在丘陵地带选择最高的山丘来进行祭祀,以期望可以吸引神灵的关注和庇佑。
在繁体字中,丘祷的写法为「丘禱」。
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因此《丘祷》这个词在古时候是以不同的形式书写的。
其中一种古代写法为「丘祷」,其中「祷」的上方有一个小口。这种写法常见于古代铭文和碑刻中。
另一种古代写法为「丘禱」,其中「禱」的上方是三个小竖杠。这种写法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经典中。
1. 他们在山丘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丘祷仪式。
2. 部落的长老亲自主持了丘祷,向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
1. 丘陵
2. 丘疾
3. 丘坛
4. 丘脑
1. 山祭
2. 丘礼
3. 祭山
1. 平地
2. 低谷
3. 平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