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戚容的意思、戚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戚容的解释

忧伤的面色。《左传·昭公十一年》:“君无慼容,不顾亲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矫慼容以赴节,掩零泪而荐觴。”


忧伤的容色。《礼记·杂记下》:“ 子贡 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旧唐书·卢从史传》:“比丁家祸,曾无戚容,行弃人伦,孝亏天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戚容是由"戚"与"容"组成的偏正结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2007年版)将其定义为"忧愁的面容",该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构词理据

  1. 语素"戚"本义为斧钺类兵器,甲骨文作"戉"形,后假借为"慼"表示忧愁,《说文解字》载:"戚,忧也。从心,戚声";
  2. "容"指面部表情,《玉篇·宀部》释:"容,容颜也",二字组合构成形容性复合词。

二、语义演变 在历时演变中呈现三重含义:

  1. 本义:悲伤神色,《诗经·小雅·小明》"自诒伊戚"郑玄笺注"戚戚然有忧色";
  2. 引申义:泛指哀戚表情,明代《醒世恒言》卷三"面带戚容"即表此意;
  3. 礼制义:特指居丧仪容,《礼记·杂记下》载"大功之丧,戚容乃止"郑玄注。

三、语用特征

  1. 古代多用于描述丧葬礼仪,《仪礼·士虞礼》"有戚容"即规范守丧仪态;
  2. 现代多保留在书面语体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书面语词";
  3. 近义词"哀容""悲色"多用于口语,反义词"悦色""欢颜"构成语义对立。

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中均有收录,属于古今传承的稳定性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戚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戚容”指忧伤的面色或哀伤的表情,常用于描述人在悲痛、哀愁时的神态。例如《左传》提到“君无慼容,不顾亲也”,即通过表情反映情感状态。

二、文献出处

  1. 古代典籍

    • 《礼记·杂记下》记载:“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强调在丧礼中表情需与服饰、情感相称。
    • 《旧唐书》描述卢从史“曾无戚容”,批评其违背人伦孝道。
    • 《初刻拍案惊奇》中吴氏面对丧子之痛“毫无戚容”,突显人物性格的冷漠。
  2. 文学引用
    晋代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写道“矫慼容以赴节”,展现哀悼时的克制与庄重。

三、用法与语境

四、相关词汇

五、补充说明

“戚容”在当代文学中偶见使用,如小说《天官赐福》中作为角色名(属衍生含义),但核心含义仍以传统解释为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左传》《礼记》等典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慠世百龄半圆步祷不知就里采攫缠夹二先生唇纹淡客大喜过望大雄佛靛颏儿貂羽飞价丰草长林公察乖丧孤魂归甯过处海角禾易花琅琅嘉选瘕症金黛进退有度救挽忌憎雎鸠可便坑穽寇战撂过手嶙嶒玲珑剔透骡车骆谷门侍靺韐拿唐排车品骨钱布七人全义热着弱不好弄实墩墩水仙操叔丈松瘦俗不可耐田稼通渎位望五紽无选闲接税邪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