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渎的意思、通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渎的解释

犹四渎。泛指河流。《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崇岳渟海通瀆之神,咸设坛场。” 张铣 注:“高山深海四瀆之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通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通渎”指“四渎”,即古代对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大河的合称,后泛指河流或水系。例如《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提到“崇岳渟海通瀆之神”,张铣注:“高山深海四瀆之海”。

  2. 单字解析

    • 通:本义为贯通、连接,如“四通八达”;
    • 渎(瀆):指水沟、河川,如《说文解字》解释为“沟也”,特指四渎时则代指大型河流。
  3. 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用于描述自然水系或祭祀场景,如山川河流的统称或神化表达。

“通渎”强调河流的贯通性,既可特指古代四渎,亦可泛指一般河流体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向范围。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渎

通渎(tōng d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对神灵所敬奉的事物进行玷污、亵渎,也可以指侵犯他人的宗教信仰或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拆分部首和笔画:通渎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辶”部表示走的意思,右边是“曰”部表示说的意思。通渎共有13画。

来源:通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经典《周易》,其中有一句话:“式言通天下之志。”(《周易·系辞上传下篇》)这句话意味着要通达天下人的心意。后来,通渎的意思进一步演变为玷污、亵渎神灵的意思。

繁体:通渎的繁体写法为「通瀆」。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通渎的汉字写法为「通牘」。在楚国的金文和秦简中均有出现。其中,“通”字的字形是由于“有”与“辵”合并而成,“牘”字的字形是由“了”字字形和“冖”字形合并而成。

例句:他的行为通渎了神灵,必遭到严厉的惩罚。

组词:通渎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通渎江山、通渎神灵等。

近义词:亵渎、玷污。

反义词:敬畏、尊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